时长:59:23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4-25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且复杂,它不仅依赖于消防设施的完善,更需综合识别与控制各类风险隐患。实施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首要步骤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制定管控措施、隐患排查及整改,同时需持续进行消防评估。以某知名建筑为例,通过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制定详尽的消防管理制度,设立专职消防管理团队,实施设备设施的有效管理和日常巡查,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强化应急体系,从而显著提升消防安全水平。强调定期的安全评估,确保消防管理措施的持续有效性和适应性。
视频脑图
视频要点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管理中,管理人员最想了解和关注的是什么?
管理人员最想了解和关注的是风险有哪些,如何识别并管控这些风险,以及如何排查和整治隐患,确保符合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则中的自评、自查、自改和责任自负的要求。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消防管理员李青山将分享哪些内容?
李青山将分享大型综合体火灾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整改的方法,包括五个部分:大型综合体火灾管理的痛点、火灾风险辨识、消防安全管控、隐患排查整改及消防安全评估。
在人的因素方面,大型综合体的消防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商场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隐患有哪些?
在人的因素方面,大型综合体的消防管理存在消防意识薄弱、员工和商户对消防培训演练不足的问题,导致火灾发生时无法有效进行自救和他救,此外,开发商及业态间安全责任划分不清也可能影响消防管理效果。商场人流密集,节假日促销时人流更多,若未制定应急预案和疏散方案,火灾发生时将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同时,员工对四个能力的熟悉度不足,儿童活动场所未设置独立安全疏散楼梯指引也是商场管理上的隐患。
大型综合体消防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哪些?高层写字楼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存在哪些痛点?
大型综合体消防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管理难度大、业态复杂、人员密集、电器设备繁多等特点,同时涉及人机物法环五个维度的管理痛点,如消防意识薄弱、设备维护不当、可燃物多、疏散逃生难度大等。高层写字楼的设备复杂,客户用电不规范,可能导致火情发生;且办公人员密集,疏散距离短,一旦发生火灾,外救困难,需要自救;疏散楼梯被违规封闭占用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物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大型综合体的消防安全?
物的因素体现在可燃装修材料使用增加火灾负荷,而环境因素则是因为业态多样、环境复杂,疏散距离长、排烟困难,加大了自救逃生难度。
大型综合体设备设施方面面临的管理问题是什么?
设备设施方面的问题在于体量大、设备复杂,若平时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消防设施失效。租库区域的消防设施管理和维护不当也会增加火灾发生时的危险性。
商场中哪些因素增加了火灾风险?
商场内可燃物多,如常用商品、加湿设备等,在火灾时易增加火灾负荷并产生有毒气体。同时,商场仓库设计不符合5G规范,电器设备和燃气设备老化或使用不当也成为火灾隐患。另外,餐饮区占比增大,其厨房设备管理难度大,油烟管道清洗不及时会造成火灾隐患。
酒店公寓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酒店公寓由于客房数量多、通道长且人流密集,若疏散通道保障不足,将增大疏散风险。此外,酒店公寓装修时消防设施往往被美观化而影响实际效用,扑救时难以找到消防设备。长租公寓中,租客消防安全意识不足,对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不熟悉,影响自救能力。
KTV和影院为何具有较高的火灾风险?
KTV和影院场所人员众多,灯光昏暗,嘈杂环境影响疏散效率。KTV可能存在未设置独立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的问题,影院也需关注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的有效性,以降低火灾疏散困难。
大型综合体面临哪些主要火灾风险痛点?
大型综合体面临建筑体量大、结构复杂、业态多样、消防设施管理不善、人员疏散难度大、电器线路复杂、各业态消防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必须采取综合策略,明确各方责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商户和员工消防安全意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如何辨识和评价火灾风险?
辨识火灾风险可通过安全风险辨识、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和动态管理的过程。首先辨识工作活动中存在的火灾危险源,并运用风险矩阵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等级落实管控措施,并周期性更新风险清单。评价方法采用半定量分析,结合可能性(L)和严重性(S)确定风险等级(R),并通过风险矩阵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的范围,以便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预案。
消防风险点如何进行管控,尤其是在大型综合体中?
消防风险管控可以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将消防纳入安全生产评价体系以实现更完善的保障。对于不了解或未进行过消防评价的综合体,可以直接引用国家新出台的相关法规进行检查。
大型综合体火灾风险主要有哪些类型?主要场所的风险有哪些例子?
大型综合体的火灾风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起火风险(如明火、电气和可燃物风险)、火灾情况下安全疏散风险、火灾蔓延风险以及主要场所和设备用房的风险。主要场所的风险举例包括餐饮场所的厨房用电用油用气安全、定期油烟清洗;超市的动火用电及货品堆放符合规范;影院和KTV的可燃物管理、电器安全及疏散路径畅通等。
如何有效管控这些火灾风险点?
通过直接引用国家发布的法规和大型综合体火灾风险指南中的具体风险点进行自查,同时结合专业人员对各场所的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确保隐患得到有效管理。
起火风险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起火风险具体涵盖明火、电气以及可燃物风险三大类,这些都已包含在大型综合体消防安全规则附件中。
火灾情况下安全疏散的风险主要有哪些表现?火灾蔓延风险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火灾情况下安全疏散的风险主要包括疏散通道不正常(如消防广播失效、房间门损坏、增压送风系统故障、楼梯杂物堆放或堵塞)、环形车道被占用影响消防车通行等问题。火灾蔓延风险主要来源于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被违规占用或改变、防火间隔失效、消防系统(如喷水系统、防排烟系统)联动不正常等。
对于超高层建筑和施工现场有何特别的消防安全要求?
超高层建筑需关注人员密集、疏散困难,二次装修时使用合格材料、规范电器安装,员工培训和消防演练到位。施工现场要配置消防器材,动火作业需持证上岗,避免高温设备引发火灾,尤其注意充电桩区域的电气负荷和应急处置流程熟悉度。
国金中心的基本信息是什么?
国金中心是一个440米高的103层建筑,拥有1700个车位和总体量达44万方。其净高为4.5米,装修净高为3.1米,供电系统为十路供电,平面布局面积达31000平米。当时在建设时是全球十大建筑之一,现排名约为第25位。
国金中心的业态构成如何分布?
国金中心综合体包含64层以上的顶级酒店四季酒店、65层以下的超甲级写字楼、两栋28层的雅士阁顶级公寓以及丰富的商业业态如国际天地等。
国金中心如何进行消防安全管理?
国金中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规,结合项目实际,开展现场消防风险管控工作。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由物业公司牵头并与各大业态签订消防责任书,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消防管理架构按照大型综合体要求设置,包括业主单位负责人、消防注册工程师、消防管理团队成员以及消防责任人和管理员。建立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巡查制度、检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设立专职消防管理队伍,分为日常管理和专业维护两大条线,确保定期的消防安全检查、会议和演练,以及高效有序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应急响应。
国金中心在消防安全设施管理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国金中心设立了四个微型消防站,实行“一楼多站”模式,每个业态都配备有消防监控员和应急队,其中应急队24小时驻场。同时,中心还有技术处置队,由工程经理担任队长,包括电力、暖通水、燃气、电梯和消防弱电五个小组,为消防扑救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消防设备设施,实行全年值班巡查、检测、维修保养制度,确保故障不过夜并按计划进行年度安全评估。此外,还聘请第三方进行消防设备设施检测和安全评估,以保证消防系统的功能性及安全性。
你们如何通过安全大使制度改善租户,尤其是餐饮企业的安全管理?
我们建立了一个安全大使制度,将餐饮企业的负责人、厨师长或店长纳入其中。通过他们,我们对租户进行消防管理的宣贯,并导入我们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样,安全管理从我们单方面管控转变为租户自身的日常管控和自我管理,同时我们也会定期组织培训分享会。
在应急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方面,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们强化了应急体系,通过日常对客户和员工的专职培训,并联合消防救援部门和燃气公司进行各类演练。在实际工作中,消防救援部门的专业指导帮助我们发现并改进了日常工作中不足之处,提升了整个消防安全工作的完善度。
科技赋能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移动互联网加技术的发展,我们利用大平台模型算法等技术手段,使消防安全管理更加智慧化。例如,在火灾扑救初期能更精准地发现和整改隐患,实现消防联动——利用监控室视频和消防系统追踪火警信号并迅速响应;同时,通过系统自动管理消防巡查路线和时间,确保重点部位按时有效巡查。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隐患排查与整改?
我们采用科技手段如智能水位报警系统结合摄像监控,不仅监测水位高低,还能直观查看水箱水池物理状况,保障火情发生时消防用水供应充足。此外,视频监控还能对出入口、租界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制止电瓶车进入大厦车库等违规行为。
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方面是如何执行的?
我们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如大型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则、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规范等,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包括防火巡查、装修管理、用电用火用气检查、充电桩管理、消防设施维保及隐患整改等一系列制度,并定期开展周期性检查(如每月、每周的防护检查),以及节假日专项检查。对于隐患整改,分为立即整改和限时整改两类,并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采取停业停产整改措施。
如何评估消防管理水平的有效性?
我们不仅接受政府下达的安全风险评分表评估,还根据四大类47项评估标准进行自我评估,涵盖消防组织、巡查、培训、应急疏散等多个维度。同时,集团层面也有严格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评核机制,通过内外部共同评估,形成对自我安全状况的认识和评价,从而促进消防管理水平的持续改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