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型商业综合体
时长:1:24:26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4-25
大型商业综合体在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需特别关注消防安全,包括合理划分防火分区、提升耐火等级、配置自动灭火与报警系统、设置有效排烟系统等特殊消防设计,确保所有消防设施日常处于良好运作状态。特别强调儿童活动场所的楼层限制、厨房部位的防火措施、疏散通道与出口的管理规范,以保障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安全疏散。强调建筑内外消防设施的有效性和通道的畅通无阻,对于预防火灾和提高紧急响应效率至关重要。
视频脑图
视频要点
商业综合体为何能建设得如此庞大,其管理难度和火灾救援难度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商业综合体之所以能建得很大,是因为它依赖于特殊的消防设计,如防火分区的划分、防火墙、防火卷帘、喷淋系统、报警系统及排烟系统的安装。这些特殊消防设计要求在后期管理中确保完好有效,才能支撑起大面积的商业综合体。
大型商业综合体有哪些特殊的消防设计要求?国家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标准体系是怎样的?
大型商业综合体(面积5万平以上,尤其是十万平以上)的特殊消防设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建筑防火分割和耐火性能要求;消防设施(水暖电、自动喷淋、报警等)的齐全与可靠有效;消防救援设施(消防电梯、救援通道和场地)的配置;以及符合国家设计规范和管理要求。此外,还有针对不同功能区域的具体防火措施。我国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标准体系由法律、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三层构成。其中,技术法规包括新发布的设施消防设施通用规范和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它们确立了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必须遵循的底线性技术要求。同时,还有涉及建筑防火窗、可燃物质安装堆场等方面的规范,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喷淋小栓等标准作为补充。
从建筑防火角度出发,对商业综合体有哪些基本原则和目标?
基本原则是根据建筑的高度、层数、总规模及用途等因素,确定与其相适应的防火性能要求。目标首先是保障人身安全,其次是财产安全和商业设施连续运行的需求,尽量将火灾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兼顾公众利益、环境保护及资源影响。具体表现为四个功能要求:耐火性能达标、人员疏散安全、阻止火灾蔓延和提供消防救援条件。
商业综合体在建筑分类上属于哪一类?
商业综合体首先被定位为民用建筑中的公共建筑类别,其中包含商业和住宅两部分,但商业部分按照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执行相关技术要求。从高度上区分,商业综合体若主体部分高度超过24米则视为高层建筑,需执行高层建筑的相关要求;而群房概念则用于指24米以下的建筑群,部分可按单多层建筑要求进行设计。
连廊在商业建筑中的作用及防火间距要求是什么?
连廊在商业中作为交通使用,仅用于疏散到相邻建筑,即使通过连廊连接,两侧建筑仍需符合防火间距要求。这意味着即使连廊作为通行通道,其内部也不能有摊位等其他使用功能,必须保持疏散功能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对于间距不足的情况,建筑设计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调整?中庭部位在防火设计上的特殊要求是什么?
在受地形限制导致间距不足时,设计中通常采取在较高一侧设置防火墙的方式来调整间距。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防火墙的具体构造会在后续条款中有详细规定,并且要确保原设计中的防火门窗没有被改造或破坏。中庭部位由于引入大量自然光和人流,带来了竖向烟气蔓延及火势蔓延的问题。设计上要求中庭部位按照规范进行分割,限制使用功能和可燃物的布置,并对步行街等部位采取特别防火措施,确保安全。
商业综合体内部防火分区划分的原则和重点部位有哪些?
商业综合体内部防火分区的划分主要基于楼层位置、功能区分割和消防设备用房的要求。例如,儿童活动场所需设在1-3层,电影院、商业零售以及其他功能区之间要有分割要求;消防控制室、水泵房等消防设备用房需按照2小时隔墙和1.5小时楼板的标准进行分割,并严格控制楼层位置和出口。
重点部位如厨房、儿童活动场所、消防设施等如何进行防火分割和管理?
重点部位如厨房因操作习惯可能涉及动火,故有严格的防火分割要求;儿童活动场所为满足引流需求,需用2小时隔墙单独隔开;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等也要执行类似厨房的防火分割措施,保证在火灾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商业综合体内的附属库房、车位以及汽车库与上层使用功能如何实现防火分割?
附属库房属于满足建筑使用功能需求的民用建筑内库房,需执行仓库相关的防火要求;汽车库部分应采用甲级防火门进行防火分割;而儿童活动场所不仅受限于楼层位置,还强调了与上层使用功能的防火分割。
商业综合体防火分区面积控制的标准及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商业综合体的防火分区面积受自动灭火系统及装修材料的影响,单多层建筑要求5000平方米,高层建筑要求4000平方米,若为单层建筑且首层,则最大可放宽至10000平方米。地下商业分区面积为2000平方米,并强调了分区规模控制的逻辑和前提条件。
商业综合体的结构耐火等级、防水保温及防止火灾蔓延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商业综合体结构最低耐火等级为二级,需确保防水保温材料上设有不燃防护层以防止火灾蔓延。同时,针对地下建筑要求耐火等级为一级,并对竖向管井采取防火封锁措施,以及对内外装修采用防火墙进行彻底隔断,以防止火灾在分区之间蔓延。
在防火封堵方面,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主要是什么?防火玻璃墙和防火门的选择有哪些要求?
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于后续维护管理过程中,比如更换线缆或设备时可能会破坏已有的防火封堵,而施工人员可能不了解原始设计意图,导致封堵未恢复原状,从而留下火灾蔓延的通道。防火玻璃墙需要达到相应的耐火期限要求,并且在不同功能区域分割中,例如车库与商业部位之间,若改造成防火玻璃墙,必须满足防火要求。此外,一类高层建筑中,楼梯间和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人流较少且平时不常使用的楼梯间可采用常闭防火门;人员频繁通行的楼梯间则需采用敞开式防火门。
对于外部装修和广告牌设置有何防火要求?
外部装修及广告牌设置时,不能遮挡消防救援口和排烟排热口。特别是在14年之前未有相关要求的建筑,需注意外部设置不遮挡救援口,以确保消防救援时有足够的条件。
商业建筑在保温材料使用上的防火要求是什么?
商业建筑属于人员密集场所,按照最新要求,保温材料需采用A级。对于既有建筑可能采用B1、B2或B3级材料的情况,必须做好标识并采取措施降低外部火源引发火灾的风险。
商业建筑疏散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商业建筑疏散设计需结合各个疏散部位满足人员整体安全疏散要求,包括疏散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及疏散距离等指标。其中,营业厅通常采用敞开式布局,疏散模式可以是直接进入楼梯间或通过走道到达楼梯间,同时要确保疏散出口分散布置,不同楼层的疏散宽度应根据场所内总人数核算确定,并考虑层高、耐火等级等因素影响疏散距离。
影院等场所的疏散楼梯有何特殊要求?
影院等场所要求有独立疏散楼梯,规模较大时可能需要多部专用疏散楼梯,确保其在商业运营时间差异下仍能保持良好状态。同时,提供平层疏散条件也是一种替代方案,如通过屋面疏散,但需确保任何时候这些加强措施仍然有效,且随着功能调整不会改变疏散条件。
在人员密集场所中,门的开启方向和宽度应如何设计以确保疏散安全?
在个人员密集的场所,门的开启方向应按照疏散流线设计,确保门开启后不会影响楼梯内人员的正常疏散路径。门开启后应保证宽度不小于梯段宽度,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需求。
综合体内一类场所的门禁系统如何设置以确保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综合体内一类场所的疏散出口不能被锁闭,并且必须有火灾情况下的释放装置以及现场手动开启条件。核心目标是保证紧急情况下所有人员能顺利疏散,与安防系统的协调也十分重要。
楼梯间的一系列要求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楼梯间的核心要求是保证畅通无阻,不能存在可燃物障碍物;同时,楼梯间与两侧公共房间的分割应有效,不采用防火卷帘进行分割。相邻开口水平距离需满足一定要求,否则需增设防火门窗防护。此外,楼梯间不能有可燃物,并确保其安全。
步行街建筑在防火设计上有哪些特定要求?
步行街的防火设计主要考虑商铺规模控制(单个商铺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街道两侧商铺间采用一小时防火隔墙等分隔方式,并确保实体墙间距满足要求,以及自然排烟口设置符合标准,街道内不允许存在可燃物,且疏散距离有特殊限制。
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关于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设计要点是什么?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地下与地上楼梯间需满足一定的防火分隔措施,如采用2小时隔墙分割,并设置标识引导人员疏散。室外楼梯两侧2米范围内不应开设门窗洞口,若开设需采取防火门窗等措施防止火焰蔓延影响疏散人员。
客户梯的护梯厅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客户梯的护梯厅应避免直接与营业厅相连,需采取防烟、防淹措施,如设置挡烟垂壁或其他设施以降低竖向贯通空间的火灾风险。
如何根据建筑特点和人数确定楼梯间的宽度?
楼梯间的宽度应结合建筑的人员荷载来确定每层、楼梯间及首层各部位的疏散宽度。对于首层外门,其宽度不仅要考虑首层人数,还需结合上部楼层人数来确定,确保满足最大疏散需求。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设施配置有哪些基本要求?
大型商业综合体必须配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报警喷淋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等基本消防设施。同时,建筑内还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以便初期火灾的扑救,并确保消防车通道和室外消火栓的设置满足规范要求。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还需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确保消防水泵结合器、防烟排烟设施等配套设备的有效运行。
在消防设施方面,一类高层建筑的电力保障是如何实现的?
一类高层建筑要求满足一级负荷供电要求,通常来自2个35千伏以上的区域变电站,并且在建筑内设有柴油发电机房作为另外一路电源,确保在火灾情况下连续供电时间的要求。对于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识,大型商业建筑(总面积大于10万平)需保证一小时持续供电,小于这个规模的则要求0.5小时。
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回路是如何设计的,以及在运营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供电回路,以确保在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仍能保证消防电源的供应。在日常运营中,需特别注意避免因切断非消防用电而导致消防电源失去保障,从而影响建筑内消防设施的有效运作。
不同规模建筑的设计火灾持续时间标准是怎样的?
公共建筑中,10万平米以上的按照3小时设计火灾持续时间,其他一般建筑按2小时设计。这体现了不同规模建筑的火灾延续时间设防基准。
灯光疏散指示标识在哪些位置应设置,并有何要求?
灯光疏散指示标识应设置在疏散楼梯间、前室、人员平层疏散到屋顶等位置,满足引导人员疏散的照度要求。特别是在大型商业建筑和平面疏散路径中,需要有足够的视觉引导标识。
照度标准是如何逐步提升的,以及对疏散照明的影响是什么?
目前,楼梯间的照度标准已从早期的1勒克斯提升到现在的10勒克斯,随着电力改造和照明灯具技术进步,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提升照度值,以提供更好的视觉条件,加快人员疏散速度。
消防救援设施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具体要求?
消防救援设施主要包括建筑内的消防电梯、室外车道和场地,确保周边有可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并与外部连通,建筑间距不大于160米。对于高层建筑,需设置至少两个沿长边的消防车道以便于救援,并尽可能形成环形车道;同时,要确保消防车道净宽净高满足4米要求,受限制条件时至少留3.5米通道,并确保坡度不大于8%,避免障碍物和架空电力线影响救援行动。
对于消防救援车道和登高操作场地有何具体规定?消防电梯在高层建筑中的设置要求有哪些?
对于尽头式车道大于40米需设回车场地;登高操作场地针对高层建筑,高度超出24米需设置一定范围内的场地及直通水带或楼梯入口。场地内不能有障碍物,确保救援力量到达后能快速展开救援行动。一类高层建筑或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必须设置消防电梯,且电梯井需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使用不燃装修材料,设置专用对讲电话和视频监控系统,确保其可靠运行。
外立面救援口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外立面救援口设计要求区分有无外窗的情况,无外窗建筑每层设救援口,有外窗建筑从第三层开始设计,并设置相应标识。确保救援口处于可用状态,不会被遮挡。
应急排烟排热设施以及排水口设置有何规定?
应急排烟排热设施主要针对火场后期救援,通过排热设施、排烟窗等释放室内能量,特别是一些大型商业场所需设置排水口,尤其是营业面积超过2500平方米的商店或存在烟囱效应风险的建筑。
消防管理方面,如何应对业态更迭和施工改造带来的挑战?
面对综合体业态频繁更换,施工改造中严格限制动火作业,确保改造区域与继续使用的部分有效分割,并提供必要的消防保障措施,如供电电源、配电线路防火等。同时,要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可靠有效状态,通道畅通无阻,避免因施工影响消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