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26:13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4-25
国家消防救援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培训式检查,聚焦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及多产权多业态项目,涵盖消防管理、建筑防火、电器防护、消防设施及灭火救援等五大领域。通过案例分析与模拟演练,强化规范消防安全管理的意识,指出了消防责任书不具体、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不符等问题。此次行动旨在提升各单位自主检查与整改能力,指导社会单位切实承担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以预防和减少火灾发生。
视频脑图
视频要点
这次培训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这次培训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消防监督检查的示范片,针对高层建筑(包括超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多产权多业态的经济变化进行深入调查。检查围绕消防管理、建筑防火、电气防护、消防设施和灭火救援五个方向展开。
在设计逻辑中,这五个调研方向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
五个调研方向分别是:消防管理制度中主体两个责任人的管理人和责任人问题以及管理体系;建筑防火,即建筑本身抵御火灾的基础能力,如结构类型和维护状况;电气安全,关注近年来占比较大的电气火灾原因及管理情况;技术防范措施,特别是消防设施的管理维护情况;灭火救援,探讨在火灾发生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为了确保检查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消防救援局采取了哪些措施?
消防救援局在选择检查城市前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探讨,确定了检查内容并组织专家研讨。他们成立了一个专家团队,在北京进行了试点,选择了同类型场所进行打磨测试,最终开发出一个小程序作为监督检查工具,并统一了全国的检查标准和尺度,确保各地检查结果评判的标准一致。
这些检查成果将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这些检查成果将用于规范内部消防监督执法行为,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效能,并指导社会单位开展自我检查和整改工作,以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同时,通过视频片、示范片和资料库的形式,帮助各单位更好地开展自查自改,消除潜在火灾隐患。
消防安全管理人的职责有哪些重点?
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重要职责包括拟定消防工作计划并经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批准后执行;闭环管理消防工作,执行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需及时报告和解决;制定并领导审批年度工作计划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负责管理制度和操作规定的制定与落实痕迹记录,包括员工培训记录、设施通道日常检查维护记录等;与租户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并针对不同租户的风险等级和位置明确各自应遵守的消防安全责任。
单位的格式合同是否针对不同租户的风险进行个性化设置,责任书签订是否具有足够的颗粒度?在拟定消防管理相关合同时,是否需要注意其版本号与现行消防法律法规的与时俱进?
格式合同往往无法针对不同租户的具体使用性质、位置和楼层等因素设置差异化的风险责任。如果合同中未能明确列出每一套设备的责任归属,那么责任书的签订就失去了意义,无法有效约束各方责任。在拟定消防管理合同时,必须确保合同版本号是最新,并且与当前的消防法律法规和高层建筑消防权管理规定相适应。例如,若合同中的某一条款引用了过时的消防规定,一旦发生问题,可能会因管理制度未能及时更新而无法追责。
单位的消防设施年度检测计划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根据消防法第16条第三款的规定,消防设施年度检测是法定职责,必须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年度检测并保持其完好有效状态。若单位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中未包括消防设施年度检测,将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的编制与审批流程是怎样的?是否经过了严格审查?
单位应有经过批准的年度工作计划,该计划由责任人签字,并在年底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月度报告可能存在抽查而非全覆盖的情况,这说明虽然有制度和规定,但缺乏有效的检查落实机制,责任人为此承担。
维保协议中的维保内容是否全面,如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维修保养是否包含在内?
维保协议中虽然提及了可燃气体报警系统,但在细节的维修保养标准中却取消了这一项。这表明在月度报告中可能存在未按照招投标文件及附件约定的检查频次和工作量执行的问题。
对于不同租户的不同等级,单位是否有明确的分级管理制度?
单位需要建立分级管理制度,根据租户主业的不同、审批权限的不同、防护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级管理。这样能够确保不同类型的租户得到与其风险等级相匹配的保护措施。
在动火作业审批权限的执行过程中,为何会出现层级管理不落地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审批权限没有按照管理制度直接落实到具体执行层。老总作为一把手,直接审批而没有通过项目负责人、HAEHS归口管理部门和分管领导逐层审批,导致现场监管缺失,责任体系在具体环节上出现不落地的情况。
针对用户作业证上的信息,能否详细说明其存在的问题?
用户作业证上的申请部门为“合同”部门,意味着可能是承包商提出申请,而作业方工程负责人及作业人员均是卢晓光。这个案例中,申请人的职责与执行者的身份高度重叠,且审批流程中未见相关人员签字确认,这暴露出管理上的漏洞和盲区。
对于消防设施热巡查记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消防设施热巡查记录频次虽高,但从记录表来看,多次巡查均未发现任何问题,这种全勾记录缺乏实际意义。按照规定,巡查应有明确的频次和部位要求,并且需要按照制度执行月度检查,但实际上并未按照规定执行,说明有制度但未落实,缺乏有效的跟踪反馈机制。
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环节和问题?
演练中存在管理人员组织制定详细、消防指战员到场支援等环节。但关键问题在于实际执行与预案不符,如未明确交接火场指挥权的具体流程。真正的火灾应急处置应包含对火灾等级判断、可控、难控、失控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实现与消防部门有机配合,而并非仅停留在表面的演练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