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视频网

安全生产视频教育
高清完整安全视频请下载观看

安全管理的思路与“误区”

1
在线下载列表
下载帮助  会员免费下载

关键词:安全管理

时长:50:31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4-12-29

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提升安全意识,强化部门间的协作,实施合理的管理策略,以及领导力的支持。许多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包括不健全的规章制度、验收标准不严格、沟通机制不畅、内页资料管理不当,以及缺乏深入的安全思考。安全管理人员需具备清晰的管理思路,能够预见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通过科学手段与严谨执行来预防风险。领导层在塑造安全文化、推行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安全管理人员应持续提升自身能力,注重现场管理和规范执行,从而推动本质安全,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在安全管理中,如何理解“不立规矩、不抓验收、不会沟通、不重内业、不常思考和领导力建设”这六部分内容?  

这六部分内容是安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点,其中“不立规矩”强调了制定标准的重要性,如动火作业需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不抓验收”指的是在安全管理中必须重视验收环节,确保工作质量;“不会沟通”指出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有效沟通以解决问题;“不重内业”提醒我们在安全管理中不能忽视内业资料的整理和留存;“不常思考”警示我们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领导力建设”则关乎如何建立和发挥有效的领导力来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安全管理中为什么要高标准、严要求,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安全管理在进场时应设定高于实际需求的标准,这样可以促使劳务队伍提高执行力,达到更好的安全管理水平。例如,若一开始设定的标准是90分,即使劳务最终只达到80分,也比一开始就设为80分,最后只达到60分要好。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高标准、严要求,然后随着现场实际情况逐步调整,而不是一开始就放松警惕,降低标准,否则现场很容易陷入混乱状态。  

 

对于劳务整改后仍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管理和督促劳务进行清理?  

即使劳务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但仅靠自觉往往无法维持长期有效管理。应当按照场布图进行围挡区块划分,分类码放材料并设置货架标识标牌,确保主干道的清爽畅通。同时,即使劳务完成了部分整改工作,也需要定期巡查督促劳务持续清理,不能仅依赖自觉,而是要明确具体标准和要求,让劳务在严格的规定下进行作业。  

 

如何看待安全管理中的“老好人”现象,以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安全管理存在一种老好人现象,即轻易降低安全管理底线。举例来说,在面对大量动火审批需求时,有人提出复印审批以节省时间;面对工人不佩戴安全帽的问题,也有管理人员因担心影响工作进度而同意不戴。然而,这种做法会带来严重后果,如动火审批资料不真实无法追溯责任,以及安全帽未佩戴导致安全隐患等。因此,必须坚决反对安全管理中的“老好人”现象,坚守原则,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海因里希法则中提到的重大事故与轻微事故、隐患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安全管理的变通原则?  

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每一起重大事故背后会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个没有及时消除的隐患。这意味着在现场安全管理中,虽然安全管理措施可能显得刻板和不灵活,但必须坚守底线,例如消防水上版面的应急准备,即使在消防设施不完全的情况下,也应确保能够使用水枪、水带进行灭火。安全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变通,但必须明确底线,在底线之上进行合理变通。例如,当消防栓箱因破损或丢失无法同时投入使用时,虽然不是理想状态,但只要确保在出现火灾隐患时能通过水枪、水带进行有效灭火,那么这个临时措施就是合理的变通。  

 

对于安全管理中的否定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安全管理不能一味地否定,而应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作为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既要善于发现问题,也要能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推动现场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和发展。  

 

安全策划在项目初期的作用是什么?  

安全策划不仅应在劳务进场后进行,更应在项目初期甚至投标阶段就开始着手。它需要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识别危险源、规划安全通道、马道料台、施工电梯等布局,将安全管理重心前移,提前落实策划管控措施和标准,有利于现场的整体管理和风险预防。  

 

如何通过事前控制和源头治理减少现场安全隐患?  

在现场管理中,要注重事前控制和源头治理,如检查劳务开关箱是否配备工业插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电缆线是否套管等。对于小型机械的验收,虽然专业工程师是主要责任人,但安全管理人员也应积极参与监督,避免因工期压力和安全知识不足导致的验收疏忽,从而有效遏制安全隐患的产生。  

 

整改验收时如何避免出现“越俎代庖”现象?  

整改验收过程中应避免多头管理,确保一件事情由一个人做主,避免沟通不畅导致进场验收失效。例如,对于开关箱整改验收,应提前与劳务方沟通清楚,防止主管领导未经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就批准复验,从而保证进场验收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在沟通方面,如何确保整改到位?  

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整改是否到位。通过应用五定原则(定责任人、完成人、验收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间),可以显著提高整改效率。例如,在群里仅发布一张整改照片而不附带具体要求,往往导致整改不彻底;而如果详细列出责任人、完成时间、整改措施和处罚手段等,整改结果通常能符合要求的80%。  

 

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例子说明沟通的重要性?  

是的,我曾让老婆拖地后反馈结果,但她不满意拖地质量并列举了其他家务没做好。这个例子中,我没有质检、未向上级汇报以及没有进行以点盖面的整改,导致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劳务整改亦如此,若缺乏明确具体的整改要求和跟踪督促,将不利于现场管理工作的推动。  

 

为什么有些时候大家不太配合安全部的工作?  

部分项目部存在交作业式的管理,如行为执行发卡和早班教育。虽然有计划,但在执行过程中缺少过程跟踪、沟通与督促,导致月底无法完成任务时抱怨员工不理解安全部的苦衷和不配合工作。实际上,应每日通报进度、每晚提醒值班人员,并通过联系单或安全管理协议等形式让劳务签字接收,结合口头管理,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如何处理安全管理和生产之间的矛盾?  

安全管理和生产不应走向对立面。比如塔吊顶升与表彰大会的安排,可以通过沟通调整顺序,兼顾各方需求。安全是为了促进生产,而非阻碍生产,应以安全促生产,而不是脱离实际情况去单纯追求安全。  

 

内页资料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内页资料是证明安全管理到位的重要证据,不应被视为应付检查的假资料。现场管理虽重要,但内页资料同样关键,它记录了进场教育、班前教育、月度教育等全过程,即使现场出现意外,也能通过详实的内页资料证明安全管理已做到位。  

 

如何理解和实施班前教育“保护我的全称”?  

“保护我的全称”是一种日常管理动作中融入安全意识的具体体现,要求工人在工作中时刻关注自身安全,包括头部、脚步、全身防护和手部保护。班前教育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安全提醒环节,旨在营造“我安全,你安全,安全在中间”的良好氛围。  

 

在完善安全资料时,最怕遇到什么问题?  

最怕遇到的事情是虽然实际做了安全管理工作,但因各种原因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导致后期补资料时日期混淆不清,形成“空中楼阁”。安全资料之所以被称为过程资料,是因为它需要随着工程进度实时更新。  

 

塔吊维保过程中除了维保记录和影像资料外,还需要哪些资料以确保安全台账的完整性?  

塔吊维保除了维保记录和过程影像资料外,还需要电工和安拆工的入场教育、上塔维保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疫情期间的核酸检测证明以及每日的安全监督日志记录。  

 

安全管理中如何避免资料逻辑不闭环带来的误区,并做好现场管理?  

做好现场安全管理要留存好过程痕迹资料,具备逻辑顺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能仅凭对照检查表逐项完善资料,而应注重现场实际操作与资料记录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什么?  

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管理思路,即遇到问题能够妥善处理。此外,丰富的理论知识、现场实践经验以及令行禁止的管理魄力也必不可少。  

 

对于零星进场验收为何如此严格,其背后的安全管理理念是什么?  

零星进场验收严格是因为提前预见到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如操作架无临边防护、电缆线未套管、开关箱不合规等问题。安全管理不能等到事故发生后才去整改,而应防患于未然,预见并阻止事故发展的苗头。  

 

我国安全方针经历了哪些阶段变化,为何预防为主一直未变?  

我国安全方针从49年到83年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84年到04年转变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05年至今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为主始终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因为它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面对新的作业工序,如何制定相应安全制度并做好安全管理?  

面对新作业工序时,应通过查阅方案了解节点做法、注意事项和安全保障措施,以此为基础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扎实执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本质安全。  

 

安全管理如何在确保本质安全的前提下兼顾创新与亮点?如何确保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地,避免大打折扣?  

在确保本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采用新工艺、示范方法等方式实现亮点和创新。例如高处作业平台32101站式服务窗口等做法,既实用又美观,体现了精细化管理及从细节中提升管理动作的要求。制定管理制度时不仅要提出要求,还要确保制度合理可行,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比如吸烟亭设置应考虑便捷性和安全性,通过合理布局和配备灭火器材等措施,保证制度落实到位。  

 

在项目管理中,为什么很多管控措施无法得到有效落地?  

很多项目受限于地方标准、业主、监理以及工期压力,导致过程中的管控措施难以落实。例如,一个住宅项目由于平均每三天一层的快速进度安排,使得原本计划的验收制度无法正常执行,过程痕迹保留不足,这直接影响了签证结算时业主指令、事实依据和过程照片等关键资料的留存。  

 

如何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漏洞和提高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为解决此类问题,公司采取了周末夜校和安全大讲堂的方式,及时提醒员工正确做法,并强调安全管理不仅要有管理思路,更要注重本质管理和知对执行。同时,要深入思考,避免浮于表面,追求扎实、高标准的工作质量,确保安全管理真正落地到实处。  

 

安全管理的源头是什么?如何通过领导力建设提升安全管理的效果?  

安全管理的源头在于公司的领导班子,只有他们重视并从上至下推动,才能带动部门经理、项目经理以及一线管理人员关注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氛围,实施十项零容忍追责制度、安全管理七个习惯和安全基础管理十个加强等政策,实现安全管理的实质提升。领导力建设的关键作用体现在部门联动和模范带头两个方面,通过领导身体力行,营造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环境,促进项目整体协同运作。  

 

安全总监进入领导班子应具备哪些条件?  

安全总监进入领导班子不应仅凭一纸空文,而应具备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能够在安全与生产之间权衡,在生命与效益之间做出考量,做到用安全为生命承诺,真正发挥领导作用,得到团队的认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