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安全管理
时长:10:34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5-07
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中的一大隐患,80%以上的事故与其密切相关。十大习惯性违章行为包括不当穿戴劳保、缺乏防护措施、单人作业、工具误用、废弃物错误处理、电器不当操作、驾驶违章等。违章背后的心理因素有侥幸、惰性、麻痹、逆反、逞能、冒险、从众、无所谓的态度及情绪不稳定。为减少事故,需严格执行作业票与许可制度,实施风险评估分级管理,深入治理违章,同时加强行为安全管理,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控制能力。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习惯性违章是什么,其严重性如何?
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它导致了80%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并且大部分与习惯性违章作业直接相关。
请列举十大习惯性违章行为及其危险性?习惯性违章的心理根源是什么?
十大习惯性违章行为包括:1) 进入生产环境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2) 攀爬、登高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3) 单人进行操作而无监护监督;4) 选用工具不当且随意放置;5) 随意丢弃或排放易燃易爆及有毒废弃物;6) 进入易燃易爆环境未做静电消除处理,携带火种或接打手机;7) 使用有机溶剂擦拭设备或湿布擦拭带电设备;8) 酒后驾驶、疲劳驾驶,驾驶时不系安全带或接打手机,超速、超载;9) 封闭或阻塞安全通道;10) 有限空间作业前未按规定进行检测。习惯性违章的心理根源主要包括侥幸心理、惰性心理、麻痹心理、逆反心理、逞能心理、冒险心理、从众心理、无所谓心理、好奇心理以及情绪不稳定和业务不熟导致的心理疲劳和厌倦感。
如何通过深入分析和管理来消除习惯性违章?
要消除习惯性违章,需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深入推行治违除患活动,强化作业许可管理,实施风险评估分级审批,观察与沟通以强化安全意识并制止不安全行为的重复发生。同时,通过行为安全管理观察和沟通六大步骤,即观察、表扬、讨论、沟通、启发引导及感谢配合,来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