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46:48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4-28
贵州红荔城集团代表详细介绍了集团的历史、业务范围及其对消防安全的高度重视,包括自筹资金建立消防队伍和培训。随后,概述了花果园社区作为旧城改造项目的重要性和其庞大的规模,指出了社区面临的消防安全挑战,如消防设施维护难和人员复杂等问题,并分享了解决方案,如建立消防维保公司、实施楼长制、增强公众消防安全意识等。最后,提出了工作思考和建议,强调了消防安全对企业稳定运营的重要性,并讨论了维修资金启动难、消防经费保障等挑战。整个报告旨在分享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共同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视频脑图
视频要点
问: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您能先简单介绍一下贵州红荔城集团以及其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上的投入和举措吗?
答:贵州红荔城集团成立于1998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成为多元化集团公司。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我们每年自筹资金7500余万元用于保障防火、灭火和维保队伍正常运转。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责任、引入科技手段加大投入,加强培训与教育,定期开展检查,并制定应急预案及演练,不断提升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问:花果园社区在消防安全管理上面临哪些挑战?
答:花果园社区因其高度最高(全省第一)、密度最密(全省和全市均为第一)、体量最大(常住人口约50万人,流动人口达100万人,拥有众多商业设施和公共建筑)等特点,使得其消防安全管理难度显著增大。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和消防救援机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庞大的建筑体量、复杂的人口组成和突出隐患依然给消防管理带来很大挑战。
问:贵州红荔城集团是如何参与并推进花果园社区的建设与改造的?
答:在旧城改造重点项目中,贵州红荔城集团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总投资1000亿元开发了大型城市综合体花果园,有效改善了五里冲彭家湾的棚户区环境。目前,花果园社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1830万平方米,拥有超高层建筑267栋,是目前贵州乃至全国最大的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同时成为了贵阳市新兴的商业区。
问:在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方面,花果园社区存在哪些具体问题?
答:花果园社区面临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难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消防设施种类多、数量巨大,全覆盖保养困难,导致固定消防设施难以保持完整好用。此外,还存在人为破坏消防设施、预埋管老化漏水、入户维修困难以及消防设施被盗等六类共性问题和三类个性问题。例如,消防设施多导致管理难度大,楼栋内的室内消火栓箱体和应急疏散照明常被人为损坏;停车场消防设施易受车辆撞击损坏;部分消防预埋管老化漏水且维修难度较大,影响了消防功能的有效实现;同时,由于业主不在家或拒绝入户等原因造成入户维修困难,且消防设施被盗现象时有发生,经济损失严重。
问:面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难的问题,你们采取了什么解决方案?
答:我们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自己的消防维管公司,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负责人制度,全年对所有楼栋进行年检267次、季检1068次、月检3204次,并投入1000万元专项消防维保资金和400万元专项消防器材采买资金,确保消防设施完整好用。此外,在2020年,我们被贵州省消防协会列为贵州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前三甲单位。
问:自由消防维保公司在服务上有哪些优势?
答:首先,我们能实现快速响应与高效服务,内部团队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行动排除故障或隐患。由于对消防设施设备布局熟悉,维修保养效率高。其次,提供专业性与深度维护,根据物业特点定制维保计划,注重细节和专业性,并通过长期服务积累的数据优化维保策略。第三,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更优,自有团队能有效控制成本,减少中间环节费用,同时增强业主信任与满意度。最后,通过建立维护保养数据档案,进行数据分析以持续改进维保流程和服务质量。
问:除了消防维保公司,还有哪些具体措施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答: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以明确职责、防止推诿,并采取让利物业费的方式引导业主配合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同时,所有消防工作人员均持证上岗,利用可视化监管手段,在重点部位设置视频监控探头,实时掌握消防设施完好情况,提高监管效率和降低火灾风险。此外,还通过3D智能可视化系统监控消防通道畅通情况,实现快速响应和处理火灾隐患的能力。
问:对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的问题,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答:为解决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题,我们组建了22个企业微型消防站,配置消防车辆和救援器材,并利用智慧消防平台整合所有消防控制室和微型消防站,实现警情快速处置。专职消防队智能调度终端的启用使市区两级消防救援机构能直接调度花果园社区微型消防站,实现联勤联动。通过智慧消防站的建设,大幅提升了接警、到场和处置速度,为企业微信消防站赢得宝贵处置时间,成功处置火情和抢险救援多次,得到了政府消防救援站的高度认可。
问:如何保障消防员快速内部救援?
答:我们投入2819万元增设了干式消防竖管61根,设置在高层公寓和高层多业态建筑疏散楼梯间,便于消防车通过接口快速供水。干式消防竖管的管径采用100毫米,接驳快速接口,确保消防员能快速投入火灾扑救。经过测试,从一楼到39楼只需75秒即可完成供水,实现了高效灭火救援。
问:在花果园区,人员组成复杂且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主要表现为弱势群体如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对火灾事故的自救能力不足,以及地域相关习惯带来的问题,例如农村住户保留的传统取暖和拾荒习惯,部分商户存在安全隐患且不配合整改。
问:为了解决人员组成复杂带来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我们实施了楼长制,由267名红管家担任楼栋长,通过巡查检查、宣传教育确保消防安全。同时组织居民培训演练提升安全意识,并且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消防安全宣传,包括亮屏宣传、入户消防宣传、消防培训和定期消防演练,强化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
问:如何通过教育基地加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答:我们建立了全省首个学生教育基地,并获得省级奖项,通过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还建立了区级消防宣传教育基地,定期邀请社区群体参观;并在社区平台每月摆放一次宣传展板,更新火灾案例防范知识,以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问:针对消防车道和登高车操作场地被占用堵塞的问题,采取了哪些解决办法?
答:我们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清理违规停放、占用消防车道和登高车操作场地的车辆及流动摊贩,并采用技防手段,在消防车道安装智能摄像头进行自动识别和通知管理。此外,实施划线立牌提醒车主禁止占用,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问:对于高层底商违规经营的问题,尤其是违规住人和使用燃气等隐患,有何解决措施?
答:针对违规住人情况,强化夹层住人治理,建立工作台账并定期专项检查,对拒不整改的商户依法处理。同时加强燃气安全管控,试点推广燃气瓶改管,加强动火管控,并且建成商铺智慧管理系统和全方位智能用电管控系统,实时监测商铺用电情况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保障安全经营。
问:花果园社区电动自行车管控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了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难的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花果园社区电动自行车管控难的主要问题是集中停放、充电场所不足,普遍存在飞线充电、堵塞安全通道等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通过结合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行动,在社区新增设置了109个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点,可容纳1.4万台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并新增了8708个充电桩供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同时,在集中充电点配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防火隔墙、悬挂式干粉灭火弹和投掷型逃生灭火逃生瓶等消防设施设备,以防范化解乱停乱充导致的安全风险。
问:对于高层公寓楼改变使用性质导致的消防安全问题,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
答:针对高层公寓楼改变使用性质的问题,我们首先从政策源头进行调整,允许在满足消防安全条件的情况下,部分高层公寓用于酒店住宿使用。其次,重点整治酒店住宿业态场所,确保依法依规经营,并对其他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严格登记和查处。最后,制定高层公寓楼开办场所清单,对入驻业态进行严格把关,避免盲目投资。
问:如何解决高层住宅住改商和群租房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
答:对于高层住宅住改商和群租房,我们通过客户秩序团队配合属地街道和部门,对群租房和住改商户进行逐一核查,实行消耗管理,并配合住建公安开展整治,清退重大火灾隐患和违法经营的群租房,引导业主恢复房屋原始设计。同时,对住改商场所按市场监督局要求进行严格管控,并定期巡查检查,指导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问:针对高层多业态公共建筑管理混乱的问题,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
答:对于高层多业态公共建筑,我们强化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与商户签订安全责任书,分类分级开展巡查检查,并依托安居乐业小程序获取大数据分析,直观了解全部商户消防安全状态。此外,加强业态管控,指导商户合规选择经营业态,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提升整体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问:在面对消防工作复杂性和经费压力时,有何工作思考和建议?
答: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议对于高层住宅存在严重隐患的问题,可将其认定为房屋安全紧急情况,以便及时启动维修资金;二是提高消防基本消防降本效果,通过内控管理、防消联勤等方式降低成本;三是解决物业管理常见问题,如设置伸缩铁栅栏门、业主违规放置物品等问题,建议通过业主大会制定管理规约和惩处措施,有效约束业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