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视频网

安全生产视频教育
高清完整安全视频请下载观看

博物馆建筑火灾特点与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
在线下载列表
下载帮助  充值会员免费下载(高速)

关键词:博物馆 消防安全

时长:1:00:01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6-05

博物馆建筑火灾特点与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简介:

讲话者着重强调了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实操和研讨中针对锂电池火灾、逃生自救、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等问题的讨论。他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安全工作的指示,以及国家在文物保护和消防方面的政策和标准,通过国内外博物馆火灾案例增强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此外,讲话者详细介绍了博物馆消防安全措施、近期专项活动、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以及文物消防安全演练的指导原则。最后,表达了对文物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呼吁大家共同提高隐患排查和整改质量,确保文物安全。  

视频脑图

         

视频要点

昨天晚上的实操和研讨活动中,大家主要体验了哪些内容?  

昨天晚上的实操和研讨活动中,大家首先观摩了锂电池火灾(电动自行车和可燃植物)的逃生自救,并对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进行了学习,特别是气体灭火系统的问题,这是博物馆消防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今天的开班第一课将由谁来讲解博物馆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消防管理要求?  

今天的开班第一课将由中国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季节教授来讲解博物馆建筑火灾的特点和消防圈管理的一些要求。  

 

季节教授的报告将涵盖哪些主要内容?  

季节教授的报告将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博物馆火灾的一些风险特点,以及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规范标准执行文件等。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安全工作有哪些关键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物安全工作的三个责任和底线意识,要求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文物管理使用单位分别履行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直接安全责任,并强调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红线、底线、生命线。  

 

关于文物保护国际合作的情况有哪些?  

在国际合作方面,提到了中国秦始皇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基金会签订的合作协议书,该协议起因可以追溯到巴黎圣母院大火后中法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旨在共同开展木质遗存与土质遗存保护科学研究。  

 

我国在文物安全工作上有哪些国家层面的重要部署?  

国家层面的重要部署包括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强调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文物保护和应急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文物普查和博物馆单位的情况如何?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国保单位五千多家,备案博物馆6800余家。  

 

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案例有哪些值得关注点?  

近十年来,文物火灾事故数量虽呈波动下降趋势,但仍不容乐观,尤其以电器故障引发的火灾为主。同时,施工修缮期间发生的火灾案例较多。报告还列举了国内外一些影响较大的博物馆内火灾案例,如印度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巴西国家博物馆等,强调了施工期间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施工过程中,哪些具体因素容易引发火灾?  

施工期间容易引发火灾的因素包括电焊焊渣温度高(局部可超过1400度),切割机高温(局部500度以上),以及现场存在可燃物如泡沫材料等易燃物。此外,施工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如电吹风等,由于故障老化、私拉乱接和违规使用大功率设备等情况,也大大增加了火灾风险。  

 

针对文物修缮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国家消防局和国家文物局对文物建筑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高度重视,联合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和采取了专项行动,制定了许多具体规定以降低施工期间火灾风险。如果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控制施工火灾风险。  

 

电气火灾在博物馆和文物建筑中有多大风险,主要有哪些引发因素?如何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品以及防火设计的落实情况?  

电气火灾在所有类型的建筑中都存在较大风险,主要由于设备故障老化、私拉乱接电线以及展陈施工过程中增设非防爆灯具等引起。例如,电吹风在使用时,若衣物遮挡出风口,火势会迅速蔓延。因此,在日常施工和布展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此类隐患排查。在施工和布展过程中,要对易燃易爆危险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存放,同时确保防火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如保持消防车道畅通、防火设施完好有效等。对于文物建筑内的博物馆,要对大量可燃装饰物如经幡、帷幔和字画等进行阻燃处理,防止快速蔓延。同时,严格监管施工过程中的用火用电情况,包括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使用合格的电气产品。  

 

文物建筑和博物馆中重点部位有哪些火灾风险点,应如何防范?  

重点部位如陈列展览厅等,存在因电器线路铺设不规范、使用不合格产品导致的火灾风险。节假日或网红展览点可能造成游客滞留拥堵,影响人员安全疏散。影视厅、互动体验室装饰材料燃烧性能不达标,以及实验室展示真火或化学反应过程中需注意化学试剂的存放和操作安全。此外,产品库可能存在违规搭建、彩钢板加速蔓延等问题,修复室、装裱室可能涉及明火作业,档案室、资料室和厨房等地方也存在较大火灾风险。对于这些部位,需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包括防火分隔、通风除尘、定期保养检查等措施,并确保自动防火灭火系统、探测报警器等设施正常运行。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针对文博单位的消防安全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近年来,为了降低文博单位的火灾风险,国家文物局联合应急部、国家消防局发布了多次重要通知,并开展了专项行动。例如2018年12月发布的深入推进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强调了初期火灾处置能力的提升,要求加强日常管理及演练。此外,在2019年和2021年分别发布了隐患排查工作通知和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从电气火灾隐患、用火隐患等七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在之后多次发文,尤其是在2021年公民老寨火灾后发布了推进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的通知,对安全责任人的公告公示制度、排查、配备器材、鉴定卫星消防站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2021年还发布了风险防范指南和检查指引,针对不同博物馆单位的实际,指导制定针对性措施。最近的文件中也强调了文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需认真履行文物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责任倒查机制。  

 

针对文物建筑火灾事故,相关方面如何进行责任追责及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在发生文物建筑火灾事故后,追责机制较为完备,会涉及施工人员、监管人员、施工单位、校方人员及主管部门等多个环节,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并做到严格倒查。国家文物局会根据事故后果调查,发布关于开展文物行业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的通知,明确整治范围,包括利用文博单位场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场所、人员密集的重点文物博物馆单位等,并针对施工期间违规作业、生产经营活动、消防安全管理人和责任人培训等方面进行重点排查整治。同时,也会在特定时间节点,如2024年,对安徽、福建等省份开展文物消防安全明察暗访和消防应急能力调研,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短板。  

 

当前文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当前文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安全管理职责不清,值班人员脱岗、睡岗甚至使用假人值班,安全设施设备运维不到位,如灭火器材配备不足或不符合标准、消火栓水压不足、消防通道被占用、报警信息未及时处置等。此外,还存在电气火灾隐患排查不彻底,施工期间管理混乱,宗教活动场所和文物保护工程工地安全监管缺失,以及消防应急处置能力不强等问题,如预案演练流于形式、专兼职消防人员不具备使用消防设施的能力、不能有效组织应急处置等。  

 

国家对文博单位消防安全有哪些规范和标准?  

国家针对文博单位发布了多项消防规范和标准,如2015年发布的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十项规定,全面规定了落实安全责任、建立专业机构队伍、消防设施管理、用火用电危险品管理、大型活动防火巡查检查、消防演练、安全教育等内容,适用于各类单位。另外还有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主要针对对公众开放的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文物建筑,规定了职责、器材管理等要求。但在实际检查中发现,很多单位仍明显违反这些管理规定,存在运维制度缺失、安全疏散设施不合格、设备设施老化锈蚀、电器使用不规范、探测器安装位置不合理等问题。  

 

在博物馆单位中,有哪些关于火灾风险防范的具体指南和检查指引?  

博物馆单位有详细的火灾风险防范指南及检查指引,包括对各类风险(如期货源风险、火灾蔓延扩大风险以及重要场所风险等)的明确规定,并且还配套了一个检查指引目录,对照执行可以有效规避大部分危险源。  

 

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检查主要关注哪些内容?检查应急处置能力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检查重点包括单位的安全职责是否明确、制度是否健全、培训制度是否建立、演练是否按周期开展等。同时,也会核查文件的真实性和现场工作人员对职责、配合及报告流程的了解程度。检查应急处置能力主要包括卫星消防站或专兼职消防队的情况,如设备设施、人员熟悉度、器材操作熟练程度以及定期演练情况。现场还可能进行实际出水测试或拉动演练。  

 

文物建筑的防火设计规范具体有哪些要求?  

防火设计规范涵盖了防火设计的基本要求,如勘察、风险评估、布局、设备设施等,并特别提到对于容易被水质损坏的文物应设置非水介质灭火系统,以及气体灭火系统的设置需考虑空间密闭性及文物建筑本身的部分保护措施。  

 

关于文物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法是什么?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演练工作指引的编制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文物建筑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是一种用于检查设备设施、先天性不足以及日常管理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以提高风险管控水平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现和解决许多潜在问题。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演练工作指引旨在提升文保单位初期火灾处置能力,由团队在杜扎斯指导下编制,经过多轮论证和征求意见后发布。该指引包括总则、消防演练组织准备实施评估总结五大部分,以及附件详细说明,旨在帮助文保单位通过自防自救提高初期火灾扑救效率。  

 

古建筑火灾防控导则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古建筑火灾防控导则主要针对成片或多处文物建筑群的火灾防控和预防,其中包括资料收集的具体要求、器材配备标准等,并强调了综合火灾防控措施的重要性。  

 

博物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范的内容及适用范围是什么?  

博物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范是一个涵盖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包括火灾)在内的宏观管理规范,适用于各类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其中要求定期进行综合应急演练,包括灭火和疏散专项演练,并强调监测预警、隐患排查整治、信息发布、舆情应对等全方位应急管理措施。  

 

在实验室实验中,你们团队对皖南徽派建筑进行了什么规模的火灾实验?  

我们去年8月9号在黄山西地镇进行了一项全尺寸的老房子火灾实验,这栋房子是一个典型的皖南徽派建筑。  

 

这个实验有哪些重要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实验收集了大量数据,包括着火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房间轰燃后参数的变化。实验显示,在五分钟时火势主要集中在卧室衣柜区域,并在555秒(不到10分钟)时右侧着火房间发生轰燃,随后火灾迅速发展,700秒时房顶坍塌。  

 

这个实验受到了哪些机构的关注和报道?  

该实验因其影响力较大,被国家文物局推荐并由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报道。在报道中强调了初期货源隐患排查及早期处置的重要性。  

 

消防演练的工作指引包含哪些内容?消防演练准备阶段应做哪些工作?  

工作指引包括消防演练的定义、规划,规定重点单位应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情况在重要时间节点提前开展。演练应由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组织归口单位落实。准备阶段包括制定方案、选择场景、编制手段、动员培训等环节。场景选择时,需考虑九类火灾场景,如电器火种、生活用火等,并详细列出扑救注意事项和使用何种灭火器等操作细节。  

 

是否有一些实际案例可以说明日常演练的重要性?是否有配套资源帮助更好地开展消防演练?  

提到了山西吕梁矿业集团浴室火灾案例,由于发现火情滞后、灭火效果差及未同步组织人员疏散,导致重大人员伤亡。通过演练可以避免此类悲剧发生。有配套的演练视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观看,视频大约十分钟左右,详细展示了演练各步骤的操作要点。  

 

消防演练实施过程中如何强调“打早灭小”?  

实施环节特别强调早期自救能力,发现报告火情后,最先发现火情的人员需采取行动,值班人员确认火情后调动相关队伍到达现场,并同时组织人员疏散。  

 

演练评估总结阶段有何重要性?  

评估总结阶段至关重要,需要对演练做出评价编写评估报告,对表现好的做法和人员进行奖励,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考核惩罚。  

 

下一步关于文物消防安全有哪些宣传和活动计划?  

国家文物局将持续举办119消防宣传月的文物消防安全主题海报征集活动,并已收到170多张作品。明年将继续举办该活动,欢迎各文物博物馆单位投稿参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