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46:57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4-23
该机构强调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医院消防安全方面。通过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确立安全管理架构政策与制度,实施具体的安全措施和实践,确保了医院的消防安全。特别措施包括设立安委会,制定消防安全目标,实行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度,以及采取第三方检查和紧急事故上报机制。此外,该机构在社会责任和医疗公益方面也做出了贡献,并强调了预防为主、科技赋能以及构建安全文化的必要性,为未来消防安全管理设定了展望。
视频脑图
视频要点
北大医疗的概况及安全管理模式是怎样的?为什么医院消防安全如此重要?
北大医疗集团起源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于2003年成立,现已成为中国平安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致力于打造具有平安特色、中国领先的医疗管理集团。目前,北大医疗业务布局广泛,拥有十余家医疗机构,涵盖健康三个业态,在京津冀、华北、华南三个区域有六个省直辖市的业务分布,床位数达5685张,并且有多家三甲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此外,北大医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多项医疗公益项目,并获得多项殊荣。医院因其人员密集且包含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群体,设备众多,易燃品多,结构复杂,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严重。因此,作为医院管理人员,必须从多个层面入手确保医院消防安全,避免违章操作、隐患排查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北大医疗在消防安全方面的目标是什么?北大医疗如何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架构与政策制度?
北大医疗在消防安全方面的目标是实现“三无两杜绝”,即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杜绝重伤及以上程度的人身事故以及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非人身责任事故。为达成这一目标,北大医疗采取科学和系统的管理措施,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机构财产安全。北大医疗建立了完善的安委会体系,包括安委会主任(由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担任)、副主任(安全生产分管领导)以及安委会成员和日常办事机构——安委会办公室。安委会负责审批决策和制定集团安全管理规则、流程及目标计划,并由安委会办公室执行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如生产安全培训、指导安全检查等。同时,各下属机构也成立了相应的安委会和办公室,形成清晰的职责划分,确保集团管控下各机构间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北大医疗集团在医疗行业中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各医疗机构应如何根据集团的安全体系进行工作?
北大医疗集团主要负责体系搭建,包括建立和维护医疗行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并督促指导各下属机构将这个体系落地实施。各医疗机构需结合集团的安全管理体系,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并落实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规则,确保集团的安全制度能在本地有效执行。
北大医疗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则是如何制定的?如何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够落地执行?
北大医疗参照了如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疗机构的特点,形成并修订了自己独有的安全管理规则,内容涵盖了组织架构、职责、安全管理内容、检查与监督、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各医疗机构不仅要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更要确保其能切实落地执行,避免出现制度虽有但未真正执行的情况,这在检查过程中是一个重要考核点。
鲁中医院如何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鲁中医院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消防管理制度,如消防检查、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报告及演练、考评奖惩、用火用电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等,并能结合山东省相关法规及医院实际情况有效执行,值得其他医疗机构学习借鉴。
北大医疗如何执行一把手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
对于一把手责任制,要求各机构一把手参加单位的安全工作会、月度安全检查及集团半年安全总结会;对于一票否决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直接影响年度业绩考核和评优资格。
北大医疗如何确保安全分管领导的角色和责任?
各机构必须配备安全分管领导,且必须为班子成员,不能由院长直接兼任;医疗集团定期更新安全管理制度,并要求下属机构同步更新并备案;同时,在签订的经营目标责任书中,将安全作为底线指标纳入考核。
如何通过安全目标责任书实现安全管理责任的层层传递落实?
北大医疗采取三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的方式,从集团到医疗机构再到科室,明确各级安全管理职责与目标,确保安全管理责任逐级传递落实到各个科室乃至更基层级,形成网格化管理,特别重视特殊安全区域的管理。
你们如何执行第三方检查以深化安全管理?
我们每年会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与北大医疗组成联合工作组,进行年度的安全检查及复查。上半年主要针对检查问题清单进行问题整改追踪,下半年则侧重于查看问题是否得到有效整改。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断升级迭代安全措施,像一道防火墙一样持续堵漏洞,并结合质量管理的PDC原则进行持续改进。
突击检查是如何进行的,其目的是什么?
我们的突击检查每半个月进行一次,通常提前一天通知被检查单位。检查结束后,相关专业人员会形成记录并发送给每个单位的一把手及安委会成员。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安全工作常态化,避免麻痹大意导致的安全事故。
月度安全工作例会的内容有哪些重点?
月度安全工作例会上会通报安全生产政策变化、典型事故案例、医疗机构内部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处罚情况,并部署下一步的重点安全工作,同时传达集团安委会的重要精神。
警钟刊物的作用是什么?
“警钟”刊物是我们去年上半年开始制作的,旨在通过定期向各类医疗机构通报安全事故,起到警示和学习的作用。刊物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政策概述、近期事故警示以及各机构安全生产工作动态,促使医疗机构定期开展安全管理。
紧急事故上报机制是如何运作的?
我们有紧急事件处理流程,事发单位需逐级上报至安委会主任,重要情况下可越级上报以降低损失。我们对下属机构进行了摸底检查,评估其报警反应时间,并致力于提高这一效率。
能否分享一下北大医疗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案例?
北大医疗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每年投入预算委托第三方公司对旗下各机构进行联合检查。至今已整改五百余条安全隐患,大幅提升了医疗机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通过年度安委会部署、检查方案编制、联合小组现场检查以及末次会反馈整改情况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实际问题,促进了各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哪些,以及医疗集团是如何进行问题整改的?
我们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包括国际医院液氧站氧气调压阀间与液氧储气罐的墙体门窗耐火等级不足,鲁中医院燃气间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安装位置不正确,凯德医院消防泵房未设置液位器,智博医院汇流排末端含氧检测装置缺失等。整改过程中,相关医院按照检查出的整改清单制定了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整改工作。例如,凯德医院在2024年5月10日至11日进行安全检查后,于7月5日完成了相应的整改。
医疗集团是如何对各个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通报的?
上半年检查完成后,医疗集团会出一份报告,该报告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份是对整个医疗集团的总结报告,指出通病问题和管理漏洞,并根据业态不同设置千分制进行打分,最终转换为百分制进行排名。在上半年总结会上,会通报这些工作,并依据此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工作安排。
电气火灾问题如何发现并解决的?
在电气火灾问题上,我们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电器线路故障是主要隐患之一,特别是在老旧医院中较为常见。一些机构已安装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实时监控电流、电压等数据,有效捕捉安全隐患。尽管有机构曾因漏报问题关闭了系统,但我们鼓励通过深入分析漏报原因并调整系统参数,确保其有效运行。同时,我们也正在医疗集团层面推动集团化实施,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整体电气安全管理水平。
鲁中医院如何实施应急疏散预警机制?
鲁中医院采用红色代码作为火灾预警应急机制,当出现火情时,发现人员会拨打119并报告火情位置,消防监控室则立即通过广播播报火情并启用红色代码。科室人员在听到红色代码后会启动预案,附近工作人员负责灭火增援,扑救小组也会第一时间前往现场。通过这一系列联动机制,医院提高了应急响应效率,减少混乱,并通过定期演练验证和完善该机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