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1:35:12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3-31
为加强对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较大事故,应急管理部连续开展专家指导服务,今年聚焦12个重点县,覆盖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作业风险防控、物理隔离、审批流程、现场条件确认及安全装备配备等关键环节。强调发包方与承包方的安全责任,设备维护、检测仪器准确及安全带选型的重要性,并强调未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及缺乏有效监督将导致严重后果。同时,指出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对于避免盲目施救、减少伤亡的必要性,揭示了预案制定与演练中存在的不足。此举措旨在提升一线监管人员和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工贸重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专题培训ppt下载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381109.html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去年应急管理部开展了什么工作,今年又启动了什么工作?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去年应急管理部开展了第一批轻工重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并派出八个专家组对全国16个重点县进行了服务。今年根据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继续开展工贸重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96.8%的事故为中毒窒息事故,其中80%由硫化氢和一氧化碳导致。清理清淤作业和检维修作业引发事故的比例较高,分别占36.8%和27.4%。从具体地点看,43.1%的事故发生在污水处理系统,盲目施救是造成事故伤亡扩大的主要原因,涉及防控施救的比例高达87.4%。
今年专家帮扶工作的背景及目标是什么?今年专家指导服务的工作安排是怎样的?
基于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频发且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今年启动了专家帮扶工作。目标是通过聚焦蔬菜腌制、皮革毛皮防羽绒加工、造纸和印染等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中毒风险防控,帮助一线监管人员提升能力水平,指导企业提高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总结提炼长效防控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遏制较大事故发生。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动员部署(4月下发工作指导手册并完成省级重点县确定等工作)、指导服务(5月至6月组织专家组对12个重点县进行现场指导服务)、检查评估(7月至10月对专家指导服务成效进行检查评估,包括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回头看、市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全面执法检查等)。同时采取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包括动员部署、现场会展、交流研讨和讲评反馈四个环节。
今年专家指导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2023年专家指导服务的工作安排,具体手册内容会详细说明;二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基础知识,将对有限空间定义、作业安全风险等进行简要介绍;三是针对指导服务工作的重点事项,即手册中的现场会诊检查表中的十项内容进行讲解。
有限空间是否按照固定工作场所设计?
有限空间不一定是按照固定工作场所设计的,例如检查井,它主要考虑的是尺寸足够一个人下去检修,并非按照国家标准来设计采光、照明、通风、新风量等设施。
喷漆房和检查井有何区别?
喷漆房在建设前会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确保采光、照明、通风、新风量等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而检查井则可能仅考虑尺寸,未经过这样的设计,无法保障内部气体环境的安全。
有限空间的定义中关于人员能否进入是如何规定的?
有限空间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员可以进入,但进出口受限或进出不便。即使开口尺寸允许人员进入,也要强调是实际能够进出并开展工作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活动。只要满足有限空间的定义并有人员进入或探入行为,就属于有限空间作业,无论作业内容或时间长短。
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安全风险有哪些?如何判定气体危害的程度?
主要安全风险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积聚导致中毒、易燃易爆气体积聚、氧含量不足造成的缺氧等,这些都属于气体危害。通过进行气体检测来判定气体危害程度,并关注各行业规定的评估标准,如职业接触限值等。
气体检测时需要注意哪些单位换算问题?
需要注意质量浓度(毫克每立方米)与体积浓度(PPM)之间的单位换算,例如硫化氢的职业接触限值是10毫克每立方米,对应约为7PPM。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中,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有哪些?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掌握本企业有限空间底数,熟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制定并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安全培训计划、安全生产投入以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未依法履行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未依法履行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的具体体现包括未组织开展有限空间辨识工作,未建立健全和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未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如配备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设备,并未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对于有限空间作业中的监护人员,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监护人员是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关键角色,他们需要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正确选用气体检测、报警仪、机械通风设备等安全防护装备。监护人员在作业前应对通风检测等风险管控措施逐项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允许作业人员进入现场作业。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需全程监护,持续检测气体浓度并进行机械通风,以保障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的安全。当发现异常情况时,监护人员应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现场,避免盲目施救。
如何评估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要求?
评估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要求时,要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沟通交流。主要看制度内容是否具备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是否一致,是否能切实指导实际工作。同时,检查制度中的具体要求如安全培训、作业审批操作规程和应急管理等方面是否明确且具有执行性。此外,还需关注制度是否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相关人员是否了解并掌握制度内容及其执行情况。
在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和安全警示标志方面,企业应如何建立和维护?
企业需要准确辨识有限空间并建立管理台账,尤其关注存在中毒风险(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的有限空间,确保所有相关信息完整准确,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于辨识出的有限空间,应在出入口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风险告知牌,明确警示内容和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醒人员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对于警示标志和风险告知牌的内容正确性和与实际的符合性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能起到有效警示作用。
强化人员培训是减少人员不安全行为和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因为90%以上的事故都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违规操作。通过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他们才能了解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流程以及风险防范措施,从而避免盲目作业。
企业应如何组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如何核查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是否真实有效?
企业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针对有限空间作业的专题安全培训,确保培训内容聚焦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相关知识,包括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防范措施、设备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等。培训对象应至少覆盖监护人员、作业负责人、作业审批人、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并且要注重培训实效,确保相关人员了解风险、作业流程及防范措施。核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是否真实有效,可以通过查阅培训记录、查看现场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方式。关键在于要了解培训是否具有针对性,范围是否覆盖到相关人员,以及能否通过培训使作业人员真正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关注审批表中的关键要素是否齐全,比如是否存在未经审批擅自作业的情况,以及审批表内容是否与企业实际作业情况相符,避免模板化和照搬照抄的问题。
有限空间作业前需要进行哪些关键步骤以确保安全?
在有限空间作业前,需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流程以确保安全,包括但不限于:进行安全交底,由监护人员和作业负责人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代;逐项确认并落实防护措施,如通风、检测等;全程监护,监护人员应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并记录气体浓度;配备并正确使用防护和应急装备;严格遵守作业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不得擅自作业;确保现场条件符合要求,包括气体检测合格和作业人员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企业未有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会带来哪些问题?
企业若未有效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可能导致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基础知识,不了解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处置方法。这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并可能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如2022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的硫化氢中毒事故,就是由于未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而导致的。
企业应当配备哪些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以及这些设备应如何使用?
企业应当配备与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相适应的气体检测报警仪、机械通风设备、呼吸防护品、安全绳索等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并确保它们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例如,有的企业虽然配备了设备,但存在设备损坏、漏气或未进行定期检验检定和校准等问题。对于气体检测报警仪,应选择适合检测的气体类型和采样方式(扩散式或泵吸式),并确保其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气体检测设备有哪些类型,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泵吸式气体检测仪与扩散式相比有何不同,何时使用哪种检测仪?
气体检测设备主要包括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它可以连续实时监测并显示被测气体浓度,在达到设定报警值时发出实时报警。按传感器数量划分,可分为单一式(仅能检测一种气体)和复合式(能检测多种气体)。按照采样方式划分,有扩散式(无动力,只能检测周围气体)和泵吸式(通过内置或外置泵抽取有限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检测)。泵吸式气体检测仪与扩散式的主要区别在于采样方式,泵吸式可通过泵稀释作用抽取并测量有限空间内的气体含量,而扩散式只能检测其周围环境的气体浓度。扩散式适用于在有限空间外进行初步检测或通风后确认安全时佩戴;而泵吸式则在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使用,能准确反映有限空间内部气体含量。
机械通风设备在有限空间作业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正确使用?
机械通风是降低有限空间内危害气体浓度的有效手段,通过机械通风可以控制氧含量不足、有毒有害气体或可燃气体浓度超标的情况。选择机械通风设备时要注意,不能使用纯氧通风,应使用洁净空气进行通风,并确保风机为防爆型以适应易燃易爆环境。风机应与风管相连,将洁净空气有效送至作业面。
呼吸防护用品分为哪几类,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呼吸防护用品主要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大类。过滤式如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通过过滤介质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但需注意氧含量合格以及所选滤毒盒或滤毒罐与防护气体相匹配。隔绝式主要有长管呼吸器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包括连续送风式和高压气瓶供气式,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因可靠性高且可用于应急救援而优先选用。此外,还有紧急逃生呼吸器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撤离。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安全带的配备和使用要求是什么?
安全带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必须配备全身式安全带,即五点式安全带,除了腰带外还应有腿带,确保坠落防护时能有效防止作业人员悬在空中掉落。同时,在应急救援时,全身式安全带也提供良好的依托。
防坠器(速差器)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正确使用安全绳和防坠器?
防坠器主要用来防止人在高处作业时意外跌落,当发生意外时,防坠器会自动启动,使作业人员悬在空中而不掉下去,保障其安全。安全绳和防坠器应固定在空间外可靠的挂点上,如果现场没有合适挂点,可以使用三脚架作为挂点。此外,救援时防坠器还可作为提升装置。
针对典型事故,作业人员应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发生?
作业人员应佩戴呼吸防护用品,如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在可能存在有毒气体的空间作业时,要确保即使站在有限空间外也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要正确设置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报警值,并进行定期检验校准,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误报或漏报。
发包单位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方面有哪些责任和要求?
发包单位承担主体责任,需审查承包单位的安全条件,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并对承包单位的作业进行审批和现场监督。发包单位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并及时督促整改安全问题,不能以包代管,确保承包单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应急预案和演练在有限空间作业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制定并定期演练应急预案是防止盲目施救和避免伤亡扩大的有效手段。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编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救援程序和防护措施,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和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