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视频网

安全生产视频教育
高清完整安全视频请下载观看

盐城市应急管理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培训

1
在线下载列表
下载帮助  会员免费下载

关键词:有限空间

时长:1:33:59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4-21

盐城市应急管理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培训简介:

安全管理在有限空间作业中至关重要,事故案例揭示了企业在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应急准备方面的不足。通过深入分析,明确了有限空间作业需重点检查的十个方面,包括职责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台账与警示、安全培训、隔离措施、作业审批、现场确认、防护与应急装备、承包方管理、预案与演练。强调了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实施针对性改进措施,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内容要点

是否有其他类似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  

是的,还提到了山西五台县某玉米加工厂于2023年10月3日发生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造成七人死亡。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含有高浓度一氧化碳气体的进料坑,间接原因涉及企业安全管理缺失、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以及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  

 

在有限空间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中,能否分享一下2020年浙江某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的事故情况?  

当然可以。2020年6月13日下午2点23分,在浙江某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进行管道维修时,由于承包方违规使用硫酸冲洗堵塞管道,导致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并扩散至整个污水处理站区域,造成四人死亡、五人受伤及较大经济损失的中毒和窒息事故。  

 

这个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事故中的间接原因有哪些?  

直接原因是相关负责人采用硫酸冲洗堵塞管道的方式进行污水池清淤作业,该操作引发有机物与硫酸反应生成大量硫化氢气体,且作业人员未遵循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导致中毒窒息。间接原因主要包括:福州某现代服务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承包方,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缺乏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未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未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有效管理及应急预案准备不足;而发包方浙江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上也存在问题,没有将污水处理站的安全管理纳入本公司的日常安全管理,对承包方安全生产工作的协调管理不足,未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  

 

成都某生猪养殖农民合作社413较大中毒和窒息事故是如何发生的?  

该事故发生在去年4月13日,起因是在粪水抽排入液过程中,一名员工未佩戴防护用品进入氧含量严重不足且硫化氢浓度超标的粪水收集池作业,其他随后进入施救的人员同样未采取防护措施,最终导致七人死亡。间接原因在于合作社未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进行有限空间辨识和风险管控,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以及未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  

 

在四号井事故中,导致工人中毒窒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刘某在未经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未对作业现场环境空气进行通风检测,且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井内作业。另外两名员工在缺乏有限空间事故应急处置知识的情况下盲目下井施救,未做好自身防护并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  

 

广东某工程建设公司在有限空间作业方面的责任有哪些?  

该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对项目中的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辨识并提出防范措施,未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也未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培训,未能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不严格,现场管理缺失。  

 

山东某建设集团济南建设劳务有限公司和广东某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在此次事故中分别承担什么责任?  

劳务分包单位未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到位,未能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监理公司广东某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方面履职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能有效履行监理职责。  

 

黑龙江某酒厂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事故直接原因是酒糟发酵池内氧含量严重不足,导致踩空坠落,加上王某夫妇二人在没有采取可靠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最终造成三人窒息死亡。  

 

四川某水务公司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什么?  

间接原因是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未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未进行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导致作业人员对风险认识不足,违规操作。同时,现场安全管理缺失,管理人员未能及时制止和纠正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  

 

河北木纸业有限公司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有哪些?  

间接原因是企业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重视度不够,缺乏全面的风险辨识和评估,复工复产前未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方案和措施。主要负责人对相关规定不了解,风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应急演练流于形式,导致作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差,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  

 

在8月16号的清理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安全事故?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8月16号,一名员工在清理腌菜池时晕倒在内,后续有五名救援人员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造成一死五伤。直接原因是该食品公司在停产期间,腌菜池中的酸菜和腌制盐水经长期厌氧发酵生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作业人员在未进行通风检测、未佩戴安全防护装备的情况下清理残余酸菜,随后发生中毒事故。  

 

能否分享一下机械电镀行业中的一个事故案例?  

在广东的一个电镀厂,一名工人在清理大型电镀槽内部时因未进行机械通风和气体检测,且未配备防毒面具,导致氰化氢中毒,最终造成了一人死亡,一名工人中毒的事故。  

 

这个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什么?  

间接原因是电镀厂缺乏严格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前没有强制通风气体检测,培训不到位,应急能力差。  

 

对于有限空间作业,有哪些重点检查事项?  

首先关注关键少数的职责落实,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监护人员的角色。主要负责人需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培训、投入、应急救援、管理等到位;而监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全程监护作业过程,严格执行通风、检测等安全措施。  

 

企业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应该建立哪些内容?  

企业应建立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审批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在内的全面安全管理制度,涵盖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应急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等,并强调操作规程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与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相符,避免模板化和照搬照抄。  

 

有限空间的定义是什么?  

有限空间的定义有四个方面:一是封闭或部分封闭的空间,例如敞口的污水池;二是非固定工作场所,正常人不在其中工作,但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情况;三是人员可以进入作业;四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当这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就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  

 

如何识别和管理有限空间,并确保警示标志的正确使用?  

在识别有限空间后,需要建立台账,包括作业序号、区域名称、编号、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后果、防护要求、作业主体、审批人、现场监护人、作业日期等信息。警示标志应明确该场所浓度要求,如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质和氧含量等。企业在购买和使用警示标志时,必须确保其符合自身公司要求和国家标准,纠正不符合的标志。应急管理部还出台了重点监管目录,对不同行业如眼镜行业、有色行业、机械行业的特定设施设备以及化工、污水处理设施等进行了规定,这些都属于重点监管的有限空间范围。  

 

对于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培训有哪些要求?  

企业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有限空间作业的专题安全培训,培训对象至少覆盖监护人员、审批人、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需包括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防护措施、本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和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培训应针对本单位具体情况,注重实效,强化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以减少事故发生。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是如何执行的?  

对于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中毒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应由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委托的人员进行审批。审批人需了解企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及危险因素,并书面委托其他人员执行审批任务,但责任仍由主要负责人承担。审批表需详细记录申请单位、申请人、作业单位负责人、作业内容以及相关介质信息,并由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人、监护人签字确认。审批表贯穿于风险辨识、隐患排查治理全过程,检查时需关注审批流程、填写完整性和审批人的合规性。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为什么不能使用自吸式长管呼吸器?对于硫化氢等有害环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式长管呼吸器在使用时不能维持微正压,其面罩部分在穿戴时易出现老化现象,关键时刻可能无法有效防护有毒气体,因此在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避免使用。应选择隔绝式的防护用品,例如电动送风式、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空压机送风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而不是过滤式防毒器具,因为滤毒罐在缺氧环境下不起作用,不能有效防范特定有毒气体。  

 

在使用呼吸器具前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在使用前要检查面罩密封性是否完好,气瓶压力是否不低于25兆帕,报警声在5.5兆帕以下是否正常报警,气瓶是否在三年检测有效期内,同时检查气瓶三代是否完好、接头是否完好,确保面罩与公检法能良好配合,以及正确佩戴和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五点式安全带和三脚架等救援设备。  

 

气体检测在有限空间作业中的要求是什么?  

气体检测需有代表性,检测点应包括上中下、左中右位置,并由相关检测人员签字确认,记录具体数值和判据。判断标准为不超过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浓度(国标2倍),氧含量应在19.5%-23.5%,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10%。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除了通风外,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安全?  

除了通风,还需要进行置换,彻底清除有毒气体。作业前要使用盲板进行有效隔绝,避免误认为阀门关闭而忽视危险。此外,还需关注设备的全面防护,如佩戴安全帽、五点式安全带、便携式检测仪和正压式送风管道,并全程监护,由监护人员在外持续送风检测并持续进行气体检测。  

 

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与使用情况如何检查?  

在服务指导工作中,要查看企业是否配备了符合要求的防护器具、应急救援器材,并确保相关人员会正确佩戴和使用,且定期进行校验校准。  

 

在承包方安全管理方面,发包单位应承担哪些责任?  

发包单位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承担主体责任,需审查承包单位的安全条件,签订协议明确各自职责,严禁以包代管。在发生事故时,由发包单位进行事故调查并承担责任。  

 

针对应急预案与演练,企业应如何操作?  

企业应当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处置方案,并按规定组织演练,评估演练效果。现场处置方案需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分析事故风险、明确应急工作职责及处置注意事项,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