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安全月
时长:13:36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5-30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中毒、窒息、爆炸和火灾,常见于造纸、印染、酿造等行业中的地下管道、储罐、污水池等场所。事故成因多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培训未落实、应急救援能力差。强调了作业前的审批、培训、检测、防护措施和应急准备的重要性,以及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的必要性。事故教训显示,有效措施包括辨识有限空间、落实安全规程、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制定应急预案等,旨在预防作业事故。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问:有限空间是指什么?有限空间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主要分为三类:密闭设备,如船舱、储罐等;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发酵池等。
问:有限空间作业存在哪些风险?
答:有限空间作业可能会遭遇缺氧、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积聚等危险情况,容易引发窒息和中毒事故,尤其在造纸、印染、酿造等行业中常见于污水处理池、废水管道、地下管道施工维修清理作业及建材防水作业过程。
问:有限空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包括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培训未落实、承包管理不到位、应急救援能力差以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缺乏等。
问:如何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安全风险?
答: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并辨识自身存在的有限空间,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作业前需制定作业方案,经过审批许可,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并确保作业现场符合安全要求。
问: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答:企业必须摸清有限空间作业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建立基础台账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外包单位进行严格审查,并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同时,对企业内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