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视频网

安全生产视频教育
高清完整安全视频请下载观看

重特大事故案例解析:莫让“有限空间”变“夺命空间”!

1
在线下载列表
下载帮助  会员免费下载

关键词:有限空间 重特大事故

时长:17:44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3-18

重特大事故案例解析:莫让“有限空间”变“夺命空间”!简介: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存在诸多严重风险,如中毒、窒息和火灾,这些风险导致了多起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以福建厦门和广东佛山为例,事故凸显了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隐患。有限空间被定义为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常见的作业类型包括清理、检修和维护等,而缺乏有效安全措施和应急准备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应急管理部发布的安全指导手册强调了对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重要性,并推广了一些地方的成功实践,包括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监管和培训,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事故率。对话呼吁社会各界对有限空间保持敬畏之心,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共同努力防止悲剧重演。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盲目施救在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盲目施救是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伤亡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紧急情况下,施救者往往因缺乏安全知识和应急能力而冲动行事,未采取恰当防护措施就进入危险环境,从而加剧了事故后果。  

 

有限空间作业常见的安全风险有哪些?我国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情况如何?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多种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可燃气体积聚引发的爆炸,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中毒窒息,缺氧环境导致的窒息,以及作业中可能发生的其他各类安全事故。根据2013年至2022年的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统计情况,十年间共发生95起事故,造成357人死亡。其中,中毒和窒息事故最多,危险因素主要以有毒有害气体为主,且事故多发生在污水处理系统和窑炉、槽罐等设备设施中。  

 

为何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仍频发且难以防范?如何通过严格管理降低有限空间作业风险?  

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企业漠视风险,不遵守安全作业要求和审批监控程序;二是管理流于形式,尤其是外包队伍接手有限空间作业时,发包方未能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导致有限空间作业成为管理洼地。通过实施硬隔离、加强辨识登记、全过程监督等严格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有限空间作业风险。例如,浙江绍兴对有限空间进行硬隔离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北京顺义区建立专职队伍承担有限空间作业,江苏太仓全面推广有限空间上锁制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则通过严格的计划上报和现场监控机制保障作业安全。此外,应急管理部修订完善的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也对守护作业人员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