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养老机构
时长:58:27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4-24
一位来自上海市虹口区的养老机构负责人分享了他们关于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的经验。该机构是一个拥有800多张床位的公建民营型养老机构,曾在去年底承办了上海市养老机构消防标准化建设的现场推进会。他强调了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他们在消防安全方面的三个核心工作:建立责任体系、实施“院三三”的消防工作管理模式,以及数字化管理举措。 在责任体系方面,他们建立了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划分了消防安全责任,实施了三级网格化管理、三色标识管理和三级应急响应机制,以精细化分工、风险等级区分和高效应急处理火灾警报。 在数字化管理方面,他们建立智慧消防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的数字化,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他希望通过这次分享,与其他养老机构交流消防安全管理的经验,共同提升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水平。
视频脑图
视频要点
您能否分享一下您在养老机构从事消防安全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当然可以。我来自上海市虹口区彩虹湾老年福利院,这是一家拥有八百多张床位的公建民营型养老机构。我们非常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并在去年底承办了上海市养老机构消防标准化建设现场推进会。我们的工作重点包括三个方面:建立责任体系以确保全覆盖、实施“三个三”的消防管理模式以及采用数字化管理举措。
在工作中是否经历过特别紧张的时刻?
作为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在工作中确实会有很多紧张的瞬间,例如接到家里或单位的紧急电话时,会感到心跳漏跳一拍。
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你们是如何建立消防安全责任体系的?
我们的责任体系建立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由虹口区民政局、民办非企业法人以及国投沪康公司共同组成决策和监督机构,分别承担不同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具体来说,院长担任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成立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中的具体职责,如质控部负责将消防安全责任纳入员工综合评价和奖惩措施等。
你们的“三个三”消防工作管理模式是怎样的?如何确保网格化管理得到有效执行并具有实效性?
“三个三”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三级网格化管理。首先,我们将整个院区划分为三级网格,即大网格(行政区、护理区等功能区)、中网格(由楼层护理班长或护士长担任网格长)和小网格(由护理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小网格员)。每个网格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并通过日常防火检查、隐患整改及绩效考评来确保消防工作的落地实效。我们通过每月的绩效考核将一部分绩效工资与网格员的工作挂钩,同时将消防安全融入每周行政查房中,使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融入日常管理。例如,网格员每天的巡查情况会记录在检查表上,作为月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已成功实施了三年,发现并整改了许多消防安全隐患,保证了机构的安全稳定。
三级网格化管理图中,不同颜色代表什么含义?
在三级网格化管理图中,红色代表严重危险等级,指的是存在明火作业、功率在1200瓦以上设备、供氧设备或有吸烟老人、一级重度失能老人居住的房间;蓝色代表轻微危险等级,适用于人员密度较低且功率在500至1200瓦电器设备的房间以及行政办公区域;黄色代表中危险等级,主要指人员密集或有较大功率电器但人员密度较低的区域。
三色标识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三色标识管理的目的是根据房间的不同区域、物品以及火灾发生的概率、危险程度和灭火救援难度来建立一个危险等级标识图谱,以便于快速识别和响应火灾风险,帮助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有效疏散和救援。
为什么需要三级应急响应机制?
三级应急响应机制是为了更高效地应对不同火灾风险等级的应急情况。不同颜色标识的房间对应不同的火灾响应级别,这样能够指导行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优先疏散特定区域的老人,提高疏散效率。此外,根据火警分级标准,不同级别的响应会有不同的响应措施和灭火力量调度。
如何对一线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尤其是面对“三级三”这样的复杂体系?
为了解决一线员工流动性大、培训难的问题,采用了三个办法:制作各岗位消防安全口袋书、将消防培训碎片化并流动化送到各个楼层进行小规模多次培训,并将消防安全融入班组建设,通过现场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同时,利用数字化平台,记录并监督员工的消防安全表现,将其纳入绩效考评。
数字化消防管理平台有哪些核心功能?
数字化消防管理平台共有八个核心功能模块,包括目标责任(如安全责任制、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消防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消防应急与处置管理、事故调查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其中,目标责任模块中包含了消防安全责任书和岗位责任清单,便于员工查阅和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
年度工作计划中如何实现消防安全经费的联动管理?
年度工作计划中包含了消防安全的年度工作经费,并且与内部办公系统和财务系统进行了联动,这样可以实时查看每年消防安全费用的使用情况。
消防培训模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消防培训模块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年度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至今已进行31次员工培训和68次专职及志愿消防队定期培训;二是通过系统监督和管理消防员及培训员的工作,确保培训质量,例如最近一次9月10号的员工培训情况,包括培训内容、现场照片、签到表等详细记录。
如何对消防培训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指控部门会对照年初制定的年度培训计划,对比检查各部门是否落实了消防安全工作。通过查看培训记录和计划实施情况,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执行。
消防设施监控和管理方面有哪些功能优势?在系统中还嵌入了哪些其他重要功能?
八大功能中,消防设施和重点设施的监控与管理功能较为突出。系统能够对各类消防设施(如水系统、电系统、风系统等)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同时强调与维保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管理及维保质量把控,确保每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保。系统不仅包含了消防设施设备监控,还嵌入了厨房燃气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测燃气泄漏并启动预警机制。此外,还连接了水、电等系统漏水报警传感器,实现快速发现并处理漏水问题,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同时,对于外包人员管理,采用人脸识别加卡片定位技术进行追踪和管控,确保外来人员在院内的安全有序。
如何把控消防维保供应商的服务质量?
我们通过五个方面进行维保服务质量把控:明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人、联合第三方制定预案、深度参与维保过程、加强对供应商的考核以及联合政府和集团检查。其中,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考核细节,将考评结果作为付款依据,并通过实际演练等方式验证维保商的服务质量。
在第一天对供应商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时,你们是如何确保进场人员资质的?
我们要求所有进场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质,例如高空作业人员资质。在第一天,我们对来人进行安全交底并核对他们的资质后,会将他们的面部信息输入到院门口的人脸识别系统中,确保他们在这十天期间每天都是本人到场。
三级应急响应系统在发生报警时如何启动并进行全流程管理?系统是如何通知到不同层级的人员参与应急响应的?
当触发三级应急响应时,该系统会自动启动并全流程管理。例如,当有新的报警信息时,系统会通知巡查人员核实情况,确认为真实报警后,系统将启动应急预案,并调取相关摄像头画面展示报警点及周边情况。同时,系统还会根据预案中涉及到的人员和流程,自动拨打预设的联系电话或发送短信通知相关人员,实现快速高效的应急响应。系统具备AI智能电话功能,能够根据预设的三级应急响应流程,链接到相应的人员并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通知他们参与应急响应。这样可以避免人工逐个联系数百个电话,大大提高效率,确保在最短时间内通知到所有相关人员。
持续改进模块在消防安全管理中起到什么作用?
持续改进模块主要用于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消防安全工作的总结和指导下一步工作。它可以自动抓取历史数据,如月报、季报、年报等,对消防安全情况进行评估、评分,包括报警次数、处理及时率、报警类型分布等方面,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内部分析及履职考评,帮助机构不断优化和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和响应机制。
你们在落实三色管理网格化管理时,是如何结合电子化和AI技术来提升实效的?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三色管理网格化管理切实落地并结合电子化手段,特别是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其与养老领域相结合,这是我们的最新工作方向。
平台和系统的安装使用情况如何?是否稳定运行了一段时间,并且有没有出现过帧报警情况?
该系统已经安装使用超过一年时间,至今没有出现过帧报警问题。尽管演练频繁,但我们通过严格管理,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您的三色管理法中,对于不了解楼层环境的行政人员参与应急疏散的情况是如何处理的?三色管理法在实际操作中是否需要对照每个房间门牌逐一排查?
在紧急疏散过程中,即使行政人员对楼层环境不熟悉,他们也会在本楼层护士长或护理班长(即中网格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疏散工作。中网格长会根据现场情况对这些人员进行大致安排,并确保所有人都经过培训,重点在于如何疏散老人,而非具体房间分配。三色管理法并非要求必须对照门牌逐一排查,其主要起到辅助作用。在紧急情况下,尤其遵循就近原则,工作人员会优先前往最需要疏散的区域,如看到红色标识会首先疏散,然后按黄色、蓝色等顺序依次进行。
培训和演练对于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来说有多重要?
参与应急救援的所有人员首先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且在实际救援前应按照预案进行过演练,这是确保应急响应有效性的前提。对于临时加入的员工或未参与过演练的人,也会在培训和演练的基础上执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