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养老机构
时长:1:01:06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4-24
一位发言人表达了与消防专家分享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法规政策学习体会的荣幸,尽管自认为班门弄斧,但鉴于其负责安全和质量监管,有必要分享相关规定。他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法规政策、当前形势、风险点与误区,以及规定解读。发言人强调了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和规定中养老机构应遵守的具体要求,指出了常见问题并强调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他还强调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建议建立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并对员工和老年人进行培训。整体上,发言人的分享旨在提高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视频脑图
视频要点
您能否首先分享一下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相关的法规政策?
当然可以。在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核心的政策是我们去年联合国家消防局印发的《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法规对于负责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来说也非常重要,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了解。
还有哪些其他法律法规对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提出了要求?
除了《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外,还包括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的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新建或改扩建养老机构遵守消防审查验收的相关要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其中对养老机构的主体责任有详细规定;以及关于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的意见、养老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都对养老机构应履行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有所规定。
您能否描述一下养老机构当前面临的安全管理形势?
当前,我们通过对养老机构开展工作及当前安全形势的分析,结合之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将对养老机构常见风险点和安全管理误区进行提示,以便大家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现状。
您能否围绕出台的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具体解读一下内容?
去年出台的《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是在2015年的相关规定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新形势进行丰富和完善的新规定。具体内容包括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场所安全设置、设施正常运行、日常消防安全管理、隐患自查自改、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以及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等七个方面,并且明确了全托的日间照料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参照本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如何影响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
新刑法修正案强调了对安全生产事故责任的处罚,不仅限于事故发生后,还包括对重大隐患或危险作业的前置处罚。同时,养老机构需要遵守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相关规定,将其定性为生产经营单位,并对照其中的相关规定执行。此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赋予了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的安全监管职责,而民政部的规章《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也对养老机构的安全监管和行政处罚手段进行了明确。
在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方面,有哪些主要的国家标准?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涉及的主要国家标准包括《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和《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其中,《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是养老服务领域的唯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对消防安全提出了基本要求;而《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为全文强制的标准,尽管其强制性条款已废除,但非强制性条款仍需养老机构高标准执行。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在养老机构中的适用情况如何?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包括养老机构在内的所有人员密集场所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有详细规定,因此对养老机构也具有直接适用性。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在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与养老机构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配合使用,以确保对消防类重大隐患进行准确判定。由于行业部门有自己的判定标准,该方法主要做衔接工作,并要求养老机构在自查自改重大隐患时对照此标准详细学习,以全面掌握相关要求。
近年来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取得了哪些成效?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以及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累计整治各类隐患46万处,其中消防隐患约六万多处,有效保障了养老机构的安全。同时,未发生重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消防安全硬件设施显著改善,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逐步提高。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养老机构的火灾事故中,人为原因占据较大比重,主要包括吸烟和老年人因心理危机或矛盾纠纷故意放火导致的火灾。此外,电气火灾以及可燃易燃材料的使用也是引发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
针对当前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民政部门应如何履职尽责?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新精神、部署和新要求,民政部门需要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特别是强化养老机构的安全监管。具体措施包括联合有关部门指导辖区所有养老机构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及应急预案,督促其建立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并与消防部门一起建立联合会商、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尤其是违规电气焊作业、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消防设施等问题。同时,民政部门要加强对预案实战性的评估和指导,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针对失能老年人疏散和特殊时段人员疏散的需求。
为什么每个地市要至少确定一家养老机构作为消防安全标杆示范单位?
确定消防安全标杆示范单位的意义在于为辖区内的养老机构提供实际的、可参考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通过观摩和学习,促进各养老机构改善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有哪些新的部署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机制,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的应急指挥机制,并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同时,要完善安全生产的风险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这些对养老机构也具有指导意义,需加强其志愿消防队伍建设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
2024年国务院安委办印发的通知中,关于消防安全集中整治行动涉及哪些场所?
通知中提到的整治行动主要针对九小场所,包括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及人员密集场所,虽然文件中未明确指出养老院,但小型嵌入式养老机构等也属于整治范围。
在消防安全整治重点方面有哪些问题需要关注?
整治重点包括违规施工作业和生产经营、安全疏散条件不足以及违规设置防盗网或广告牌等问题。针对防盗网问题,需要权衡防止老年人跌落与火灾救援的需求,尝试新的解决方案,如设置窗户限位器等。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常见的风险点有哪些?
风险点包括建筑消防设计不合规就投入运营、消防安全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对老年人心理危机干预不足、应急预案和演练流于形式、消防设施故障停用、危险物品和行为管控不到位等。其中特别强调了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后,民政部门因缺乏备案和检查导致的安全管理空窗期。
违规施工作业如何带来火灾风险?
违规施工作业可能导致防火分隔不到位、人员未撤出、动火作业未经审批或无专人看管,以及在作业场所存放大量可燃物,这些因素都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同时,对快递、维修等临时进入人员的安全教育、警示提醒不足以及监督不到位,也是造成火灾隐患的重要原因。
安全疏散条件存在哪些问题?
安全疏散条件不足主要体现在加装护栏以防止老年人走失,导致部分疏散通道被锁闭;嵌入式养老机构因先天条件限制,消防设施设备尤其是安全出口的设置不达标;另外,与其他单位共用建筑时,由于缺乏协调配合,未能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一旦发生火灾,难以实现迅速有效的应对。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养老机构需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此外,养老机构作为人员密集场所,还需履行特定的消防安全职责,确保制度与实际相结合,具有实用性。同时,对于与其他单位共用建筑或消防设施的养老机构,应通过协议明确各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如何规范场所的安全设置?
规范场所安全设置要求养老机构应设置在合法建筑内,尽管现实中存在一些利用非合法建筑设立养老机构的情况,但应着重关注实际安全风险的防控。禁止将养老机构设置在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大型商场市场等建筑内,确保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对于嵌入式养老机构和其他福利机构共用消防设施的情况,需通过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措施来强化消防安全管理。
养老机构与其他单位共用建筑时,如何进行防火分隔?
养老机构与其他单位共用同一建筑时,应与其他单位进行防火分隔。具体来说,养老机构内的厨房、烧水间、配电室、锅炉房等设备用房应当单独设置或与其他区域进行防火分隔。
养老机构楼层布置有哪些要求?
养老机构楼层布置应符合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的要求。例如,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不应布置在楼地面设计高度高于54米的楼层上,且老年人活动用房、康复和医疗用房等应布置在地下一层及以上的楼层,并对不同楼层有具体的要求。
养老机构在消防设施配置和日常管理上有哪些规定?
养老机构必须按照国家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从正规厂商购买合格产品并确保日常维护保养到位。同时,要加强疏散设施管理,包括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其标识等。此外,还需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如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电气设备,严禁使用三无产品,规范安装维修过程,并确保安全距离,避免超负荷用电和私拉乱接电线。对于电动车管理,养老机构内绝对禁止在室内停放和充电,需在室外设置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并通过技术手段如过流过压电器保护装置限定房间最大使用负荷。
养老机构在用火安全、施工动火审批以及用气管理方面有何特别规定?
养老机构需做好老年人活动集中管理,规范日常用火行为,如室内禁烟、烧香等(根据宗教事务管理规定,养老机构内禁止开展宗教活动)。施工作业需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由专业人员实施并在现场有人全程看护,清理可燃物。在用气管理上,必须使用合格的燃气器具和气瓶,安装燃气探测报警和自动切断装置,厨房设在地下室或高层建筑内严禁使用瓶装液化气。充装量大于50千克的液化石油气应设置在专用房间内采取防火措施。厨房灶具等需每季度定期清洗一次。
在养老机构内部装修和装饰管理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在装修过程中不得擅自停用消防设施或改变疏散门开启方向、减少安全出口,且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作为搭建有人活动建筑的材料。尤其是彩钢板等易燃材料在养老机构内是绝对禁止使用的。内部装修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安全性,避免使用塑料绿植等易燃物品,如确需使用,应少量使用并远离火源和电源设备,活动结束后及时拆除。
针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有哪些特别的火灾风险防范要求?
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要注意防范大型医疗设备(如使用氧气和电的设备)及供氧设备、核磁共振机房等火灾风险。这些设施设备因其特殊性质,容易引发火灾,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和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养老机构值班管理有何要求?
所有养老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养老机构应实行24小时双人值班,值班人员需持有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以上证书,以满足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中对自动灭火系统配置的要求。
在养老机构的值班制度中,如何根据地方性法规进行人员配置,并确保在接到火警时能有效响应?
养老机构在满足地方性法规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单人值班的方式以降低成本。值班人员在接到火警后应及时确认火灾并拨打119报警,同时通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程序。
当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不在场时,如何处理紧急情况以避免延误灭火救援时间?
为防止因联系不上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导致延误救援时间,养老机构需制定特殊情况下的紧急处置方法,并明确现场指挥人员的替补顺序,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能迅速组织灭火救援。
养老机构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应如何管理和更新消防档案?
养老机构应按照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建立规范的消防档案。具体包括定期对照规定完善档案内容,组织防火巡查、防火检查,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并将每次巡查检查的情况记录归档。
养老机构如何执行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以及如何处理发现的问题?
养老机构需明确专人进行每日防火巡视检查,白天重点部位至少两次,其他部位每日至少一次,夜间每2小时巡查一次。防火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前加强安全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频次。对于巡查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养老机构要及时纠正当场能解决的问题,对无法立即解决的火灾隐患建立清单、整改台账,并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必要时撤离人员或停用相关设备建筑。
养老机构如何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并演练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养老机构应科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包括针对不同楼栋制定具体要求,并定期组织演练,重点检验报告火警、扑救初期火灾、安全疏散及消防设施使用情况等。每次演练后进行总结,根据情况完善预案。此外,通过针对性培训、全流程全要素演练以及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如建立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养老机构如何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老年人消防安全提示?
养老机构需每半年组织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岗前培训新员工,专业岗位培训如资源消防队员、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等。同时,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刊物、播放案例视频等方式对老年人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重点提示火灾危险性、安全疏散路线、用火用电常识及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确保老年人在发生危险时能积极配合灭火和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