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防火
时长:13:16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4-12-28
新修订的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实施指南第2.2.3条针对消防救援口的设置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针对非甲类厂房等建筑的外墙,每个防火分区至少需设置两个消防救援口,且对无外窗建筑和有外窗建筑的设置起始层做了明确规定。与旧规范相比,新规范在间距要求上更为宽松,取消了每层必须设置的规定,并指出了特定情况下可免除设置消防救援口的情形。特别强调了救援口必须有明显标识,并推荐使用安全玻璃。同时,强调了特殊建筑和甲类厂房可能无需设置消防救援口的可能性,明确了救援口的净高、净宽标准,并着重强调了设置永久性明显标志的重要性,以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进出及有效利用建筑外窗或门作为救援通道。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在新规范中,哪些建筑可以不设置消防救援口?新规范对于消防救援口设置数量有何要求?
除了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甲类厂房外,其他建筑都应在外墙上设置消防救援口。每个防火分区在对应消防救援操作面范围内设置的消防救援口不应少于两个。
消防救援口的尺寸要求是什么?消防救援口的设置位置及其便利性有哪些要求?
消防救援口的净高和净宽均不应小于1米(1乘1),当利用门时,净高度不小于1.4米,净宽度不小于0.8米。消防救援口应设置在建筑每层外墙下部便于人员安全快速进出的位置,具备从内外手动打开的功能,下沿距离楼地面小于1.2米。对于固定窗扇或采用安全玻璃的消防救援口,还需考虑易于破拆的情况。
新旧规范在消防救援口设置条件上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在于新规范取消了救援口的间距要求,并允许有特殊要求和甲类厂房不设消防救援口;同时,对于有外窗的建筑,新规范从第三层起每层才需设置消防救援口,而老规范要求每层都要设置。
新规范对消防救援口的可识别性有何特别规定?新规范实施要点中,消防救援口的主要功能和基本性能要求是什么?
要求消防救援口应设置在室内和室外都易于识别的永久性明显标志,以防丢失或损坏。消防救援口是发生火灾时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出建筑的重要设施,需满足安全进出和救助人员的功能目标,其开口尺寸、设置位置等要确保方便消防救援人员灵活进出,并与消防救援场地或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匹配。
什么情况下可以不为消防救援口配备外部标志?
京沪生物安全实验室、散装粮仓、筒仓、特殊实验室等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以及甲类厂房和甲乙类防火分区内的部分场所,可因特殊安保、防爆或洁净生产区、重要藏品保护等需求而不设置消防救援口,因此无需配备外部标志。
消防救援口利用外窗或门作为开口时,有哪些设置原则?
利用外窗作为救援口时,需要保证开启后的尺寸满足消防救援口的最小尺寸要求;若部分楼层有外窗或外门,则应根据外窗或外门的位置确定消防救援口的设置要求,确保第一层、第二层在外墙上具有可利用的救援口,若不具备则从第三层起每层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