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15:43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4-12-05
《电气安全常见隐患风险剖析》着重于电器安全领域内常见的安全隐患与风险,涉及变压器、配电设施及配电室的安全出口、挡鼠板设置、电缆沟封闭、灯具安装位置、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定期检测、槽盒托架连接与明敷绝缘导线处理等多个方面。强调了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进行设计与维护的必要性,旨在预防电气火灾、漏电及电击事故,特别提到了正确处理拆卸电线头、在爆炸性环境使用防爆电器及导线穿钢管敷设等措施,确保用电安全。此外,还强调了定期进行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的重要性,突出了维护检查的必要性,以维护电气系统的整体安全。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变配电室常见的安全隐患有哪些?变配电室的灯具安装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变配电室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安全出口数量不足,当变配电室长度超过7米时应至少设两个安全出口,若长度大于60米则需增加一个安全出口;并且双层布置的楼上的配电室需要有通向室外的平台以便人员疏散。第二个是变配电室门口需设置挡鼠板,防止小动物如蛇和老鼠进入,因为它们可能咬损电缆引发火灾。此外,门窗要关闭严密,并在通风孔等处设置防止小动物进入的网罩,同时要求防护等级不低于IP3X级。变配电室的一个隐蔽问题是灯具不应设置在变压器和配电装置或裸导体正上方,因为灯具损坏时维修人员会处在危险位置,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灯具不能采用吊链和软线安装,应直接安装在顶上,确保维修时人员安全。
变配电室在电缆沟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变配电室常见的电缆沟问题是未将电缆沟封堵严密,这会导致老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甚至可能让外部水源渗入电缆沟,造成电缆受潮、损坏,增加发生火灾的风险。
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要求是什么?
按照电力1476标准,绝缘毯、绝缘手套、绝缘鞋、验电笔、绝缘操作杆等安全工器具需要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以确认其绝缘性能良好。比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鞋每半年检验一次,验电笔和绝缘操作杆每一年检验一次,携带式的短路接地线每五年检验一次,并需贴检验合格标志。企业应避免应付检查而忽视实际安全需求,确保工器具的有效管理和使用。
槽盒托架在电气工程中的安全隐患是什么?
槽盒托架的常见问题是金属非镀锌梯架、托盘和槽盒本体之间连接板的两端未跨接保护连接导体。根据国家标准50303的规定,当这些部件发生绝缘破损时,连接板间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务必确保槽盒托架的所有连接处都按规定跨接保护连接导体,以消除安全隐患。
国标50303中对于梯架槽超过30米时的接地连接要求是什么?
当梯架槽长度超过30米时,需不少于两处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如果全长大于30米,每隔20至30米应增加一个连接点,并确保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可靠接地。现场安装电缆槽盒托架时,每两块之间要跨接非镀锌材质,并在最前端和进入电箱处连接至接地端子排。
拆除电气元件时,电线头应如何妥善处理以保障用电安全?
在生产拓展或生产线变化导致需要拆除电器元件时,电线头必须妥善处理,不应使任何可能带电的导电部分外露。一旦电线头暴露在外,可能会因意外合闸或接触到带电体而引发火灾或电击事故,因此应在拆除前做好标记,如能拿掉最好拿掉,不能拿掉则要做好明显标识以防他人误用。
为什么绝缘导线不允许外露明敷?
绝缘导线如插座线、手机充电线等,通常有两层绝缘保护以确保安全。但如果直接外露明敷,只有一层绝缘保护,易损坏并可能产生火花引发火灾,或使人接触到带电体造成电击事故。因此,国标50303规定,除塑料套管外,绝缘导线应采取导管或槽盒保护,以避免火灾和触电风险。
爆炸危险环境中的电器设施有何特殊要求?
在爆炸危险场所,如喷涂场所或存放危化品的仓库,不应使用普通电器设备,因为电火花可能成为点火源引发爆炸事故。国标50257明确规定,在这些场所绝缘导线必须穿钢管敷设,严禁使用塑料管,以防易燃易爆气体与电火花接触导致火灾爆炸。
在爆炸危险环境下,为何要使用防爆挠性连接管?
防爆挠性连接管主要应用于电机进线口处、钢管与电气设备直接连接有困难的地方以及管路通过建筑物伸缩缝和夹缝的地方。由于电机震动会导致钢管连接处松动,使用挠性管可以有效防止这种问题,并确保在防爆要求下满足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即使挠性管采用螺栓连接,也需定期检查防止松动,以保障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