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52:17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4-09-18
《2024年秋季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由中国消防救援局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目标是提升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及家长的认知水平。课程内容涵盖了火灾预防、自救互救等关键知识点,并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问答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消防安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讲解内容不仅涉及古代的消防智慧,例如利用徽州古民居的木石结构和明朝太守发明的马头墙防火,还讨论了两种不同的灭火机制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家居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特别强调了厨房用火、阳台可燃物堆放、卧室烟灰缸等日常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及对应的预防措施。此外,还专门讲解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使用、充电注意事项及火灾发生时的应对策略。通过模拟报警电话情境等方式,强调了报警的准确性和重要性。课程也重点讲述了校园火灾的防范和逃生知识,包括明火作业规定和逃生技巧,目的在于提高师生面对火灾时的自救能力。总体而言,这次公开课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鼓励每个人在生活中积极预防和消除安全隐患,共同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问:“消防安全”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强调其重要性?
答:'消防安全'是指通过消灭火情和预防火灾的方式来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它的重要性在于无论日常还是特殊情况下都需要被反复强调和实施,尤其是在学校环境中,学生和家长应当深入了解并切实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从而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问:本次公开课的主题和背景是什么?
答:本次公开课的主题是“2024年秋季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由中国消防救援局联合教育部主办,安徽省消防救援局、安徽省教育厅、安徽广播电视台承办,并得到合肥市消防救援局和合肥市教育局的支持,同时通过中国消防、微言教育、安徽广播电视台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同步直播。
问:古人在消防方面有哪些智慧和实践?
答:中国古代先民在消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实践经验。例如,明朝徽州太守发明的马头墙(防火墙),通过高出屋面的砖墙有效阻止火势蔓延;战国时期人们利用湿润泥土制作防火涂料;徽派建筑中广泛使用石头作为天然防火材料,通过门框、门扇设计以及设置水磨砖和水缸等措施预防火灾和及时灭火。
问:历史上关于预防火灾、扑救火灾以及事后惩戒的防火策略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答:早在东汉时期,我国就开始形成了预防火灾、扑救火灾以及事后惩戒的防火策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步和完善。唐代出现了水囊、机桶等高科技灭火器材,提升了灭火效率;而在北宋时期的清明上河图中,城市规划已包含望火楼用于监控火警。这些历史实例展示了古人对防火工作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成果。
问:古人是如何保护建筑和人民安全,以及消防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古人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既保护了古代建筑,也确保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经验对现代消防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今年安徽中考英语作文题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灭火器使用的英语短文,强调了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和重要性,提醒大家要时刻铭记消防知识。
问:灭火器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答:灭火器的使用步骤包括四个关键字:“提拔握压”。以干粉灭火器为例,首先提起灭火器,其次拔掉保险销,接着握住灭火器喷嘴或软管,最后按下压把对准火源根部喷射干粉。记住这四步——提拔、握压——即可正确使用灭火器。
问:火灾的发生历史背景及现代主要火灾原因是什么?
答:火灾自古至今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古代多由明火引发,而现代社会则增加了由于用电隐患导致的电器火灾。今年1至8月份,全国共发生居民住宅类火灾21.4万起,其中大部分火灾事故的原因在于生活中忽视的一些不起眼的安全隐患。
问:消防安全隐患的识别及危险性是什么?
答:比赛中设计了多处消防安全隐患供选手识别,包括厨房用火不离人、阳台堆放可燃物、卧室烟灰缸留有未熄灭烟头、烟花爆竹存放在家中、蚊香放置不当、微波炉内放置金属器皿、电吹风放在床上、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电线裸露以及超负荷用电等。这些隐患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问:如何根据功率大小对家用电器进行排序?
答:比赛中要求参赛队伍按照家用电器的功率大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通过比较和排序,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些常见家电的实际功率大小,如电吹风等小家电功率反而可能超过冰箱和洗衣机等大体积家电,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家电功率认知和安全用电意识。
问:为何要防止超负荷用电?
答:使用插排时,其最大功率限制了插在上面的所有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该数值,以防电流过大引发火灾风险。此外,关闭插排上的开关可在不使用时断开电源连接,减少插座因频繁插拔造成的损坏,从而保障用电安全。
问:哪些生活中的习惯可能导致火灾隐患?
答:许多火灾事故源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缺乏消防安全意识,例如卧床吸烟、使用纸张代替蚊香架、手机充电线长时间未拔等行为均构成安全隐患。在生活中应时刻保持警惕,将正确的消防安全行为转化为日常习惯,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问: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的原因及灭火难点是什么?
答:电动自行车电池(如三元锂离子电池)因其结构特点,当发生过充时会产生锂枝晶穿透隔膜导致正负极短路,释放大量热量并引发热失控。实验显示,采用常见灭火手段仅能短暂控制外部明火,但由于电池内部持续高温,易引发复燃,常规灭火方法难以有效扑灭锂电池火灾。
问:电动车停放及充电的规定有哪些?
答:禁止在室内停放电动车,因为它存在引发火灾的重大风险。电动车锂电池一旦遭受挤压穿刺或大流量快充,易发生热失控现象,引发剧烈燃烧。因此,在公共场所尤其不应在大厅、走廊、楼梯间或安全出口存放电动自行车并进行充电操作,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问:对于电动自行车的正确使用和存放做法有哪些?
答:正确的做法包括不在集中充电点之外的地方充电;不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梯间、公共区域或安全出口附近;不自行改装电池,因为会导致充电器与电池之间的匹配性破坏,增加短路和火灾的风险;以及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驾驶年龄,即年满16周岁方可合法骑行电动车。
问:拨打119报警电话时,哪些信息是必要的?
答:拨打119报警电话时,需要提供的关键信息包括着火地址、着火建筑性质(如居民楼、厨房等)、着火物质、人员被困情况以及引导消防车到达的详细位置。这些信息能帮助消防救援人员快速定位并准确高效地进行救援。
问:校园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高层建筑火灾中,如何在手机没电的情况下做出逃生决策?
答:校园火灾的主要原因包括电器故障、用火不慎遗留火种、吸烟玩火等。此外,违规动火作业也是导致校园火灾频发的重要人为因素,例如2023年1月24日江西新余市临街商铺火灾事故,以及同年5月2日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事故,均是由违规动火作业引起的。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且手机没电的情况下,如果走廊充满烟气,正确的逃生选择是退回房间关门堵缝固守待援,而非试图穿越浓烟或通过电梯逃生。同时,视频中展示了火场烟气的危害性,强调了烟气比大火本身更具致命性,能见度迅速下降,且烟气温度极高。
问:根据相关要求,校园内明火作业应如何管理?
答:根据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十项规定的要求,校园内严禁在正常的教学、自习、就餐、作息期间进行动火施工作业。若需进行电焊、气焊、切割等明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落实现场安全监护措施。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应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每日开展防火巡查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完好有效,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问:如果在校园中遇到违规动火作业,应该如何应对?
答:若遇到违规动火作业,同学们应尽快远离施工区域,并对所处位置的逃生路线图有所了解。在发生火情时,应立即逃生,不要尝试穿过浓烟穿越楼梯逃生或乘坐电梯,而是选择退回房间关门堵缝固守待援。
问:火场烟气对人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答:火场烟气对人的主要危害有三个方面:一是烟气温度高,能够灼伤人体;二是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能损害人体身体机能;三是烟气蔓延速度快,导致能见度迅速下降,影响人的疏散逃生。
问:面对火灾时,人们最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答:面对火灾时,人们最易犯的错误是错误认知和不当应对,比如认为逃生有固定公式,忽视了“躲火避烟”的原则。
问:室内发生火灾时,如何进行正确的逃生自救?
答:在室内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应尝试利用灭火工具扑救;若火势无法控制,需迅速从入户门逃生并关闭入户门。若建筑内其他房间发生火灾,则要先判断烟气扩散情况,无烟无火区域应尽快疏散,有烟雾弥漫且无法确定疏散安全时,应固守待援并及时报警求助。
问:面对火灾,如何综合判断是否主动疏散或固守待援?为什么湿毛巾不能防范烟气中的有毒成分?
答:在无法确定疏散安全的情况下,应综合火势大小、烟气扩散情况、疏散路线长度、防烟防火器材可用性以及消防人员到场时间等因素冷静分析,做出主动疏散或固守待援的决策。虽然湿毛巾可以防范烟气中的高温,但不能防范烟气中的有毒成分,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因此不能专门为了准备湿毛巾而耽误最佳的逃生时机。
问:这堂课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答:这堂课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消防知识的学习,让大家掌握应对火灾的正确方法,并且在生活中能发现隐患、排除隐患,成为消防明白人,保护好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