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
时长:43:01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7-13
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被视作提升企业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关键措施。它不仅加深了企业对安全生产规范的理解,明确了其重要性,还指导企业掌握实施方法和步骤,从而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国家通过立法、监管、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展示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覆盖目标职责、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应急管理等八个要素,旨在确保安全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包括八个步骤和运转基本方法,强调了安全管理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可以有效保障企业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问:大家能否感受到国家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并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国家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首先,在立法层面,自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施行以来,历经三次修订,最新的版本是2021年9月1日实施的第四版;其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政策,如2009年和2016年推出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规范;第三,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政府部门不定时对企业进行检查,且将许多安全生产责任写入了安全生产法,违法者需承担刑事责任;第四,加大了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普及力度,例如设立安全生产月和消防月,并定期邀请专家为企业进行培训;第五,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应用,通过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实时监管。
问: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什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流程是怎样的?
答: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企业通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其目标是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的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的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的安全化以及作业环境器具的定制化,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改进,以降低事故发生风险。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流程包括策划准备、全面实施、自评申报、外部评审及证书发放等步骤。企业在满足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项要求后,需进行自评并提交申请,由相关部门进行外部评审,最终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获得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证书有效期为三年,到期前需进行复审。
问:2016年我国批准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标准是什么,以及它的主要修订内容是什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八要素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2016年我国批准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标准是在2017年4月1日起实施的。这次修订将原来的十三要素修改为八要素,新增了职业健康模块和平摊到各个模块中,并且增加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善的内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八要素主要包括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以及在这些基础上持续更新改善制度和现场管理水平。
问:为什么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哪些动因?
答: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动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国家对安全形势的高度重视和监管加强;二是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安全生产法等;三是政府部门加大了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和培训指导;四是安全生产已成为企业和职工的重要指标,关乎企业发展和职工安全健康;五是标准化体系借鉴国际经验,有助于降低事故率和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六是通过标准化建设,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和更新。
问:制度化管理要素涉及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制度化管理要素主要包括法规标准识别(定期收集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确保符合要求)、公司层面规章制度制定(包括消防安全、施工管理等制度化规定)以及现场操作规程制定(针对每个流程设定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此外还有文档管理,即对安全生产相关文件记录进行归档并保证可追溯性。
问:目标职责这一要素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答:目标职责要素涵盖了目标设定(设定明确可衡量的安全生产目标,如重大事故率、违法排放率等,并确保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一致)、机构与职责(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层级和部门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全员参与(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中,形成良好安全氛围)、安全生产投入(进行安全技术及管理方面的投入)、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建立良好安全文化氛围并进行安全管理留档)。
问:教育培训方面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教育培训方面包括教育培训管理(如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收集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文件、建立培训制度并评价培训效果)。从业人员需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特别强调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应执行“三管三必须”原则,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投入保障和制度执行;同时对外来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
问:现场安全管理在物的状态控制上有哪些要求?
答:现场安全管理在物的状态控制方面要求对设备、设施等物的安全状态进行管理,涵盖设备验收运行、维修检修、检测检验、拆除报废、建设等全过程的安全内容,确保设备设施本身的安全性及在存在风险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隔离措施。
问:安全管理中人的安全状态方面是如何保障的?
答:人的安全状态保障主要包括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和条件,制定规范的作业行为制度,并通过培训和指导书防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同时,也会对员工的情况进行评估打分等。
问:职业健康方面具体涉及哪些内容?
答:职业健康方面的工作包括岗前、岗中和离岗体检,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和评估,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为员工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问:双控制度即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如何实施的?
答:安全风险管控方面,需要对现场不同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分级(如四级分级管理),根据分级情况评估并采取控制措施,定期更新识别和变更管理。对于重大危险源要建立档案,制定管控措施并责任到人。隐患排查治理分为隐患排查、治理及验收评估三个步骤,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问:如何理解风险和隐患的区别?
答:风险是潜在的可能性,比如行走时摔倒或汽车出车祸的风险;而隐患则是风险失控导致严重后果的状态,如道路中存在的大坑使得摔倒或车辆出问题的可能性增加,它意味着安全屏障失效,可能是设备缺陷、管理漏洞等造成的物的不安全状态或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上的缺陷。
问:应急管理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答:应急管理主要包括应急准备(如制定预案、组织救援、准备设施装备物资、日常演练和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实际应急处理(应对事故事件进行应急处置)以及应急处理后的评估。重点聚焦于应急准备方面,确保做好物资准备、预案编写、应急组织建设和日常演练。
问:事故事件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答:事故事件管理的核心在于及时报告、调查处理和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以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在不同层级(如车间、楼宇)进行推广。
问:持续改进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持续改进是通过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绩效评定,总结经验教训,发现不足之处,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持续优化改进,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管理的水平。
问: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步骤有哪些?
答: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主要分为策划准备、教育培训、现状梳理、管理文件制定修订、实际运行改善、企业自评、外部评审等八个步骤,最后达到获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证书的目标。
问: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运转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基本方法采用PDCAP循环模式,即计划(目标确认和全年计划制定)、执行(根据计划实施方法方案)、检查(总结检查结果,找出问题点并改进)、处理(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标准化并落实改进措施),形成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