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安全行为
时长:17:12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6-29
违章行为是导致大部分事故的根源,尤其是一些习惯性违章,尽管违章者明知违规后果,仍屡犯不改。违章行为背后往往存在多种原因,包括麻痹、侥幸心理和从众行为,以及经验影响下的自我优越感和模仿错误行为。管理者需识别并制止违章,因为违章常呈群体性特征,形成不良氛围,社会心理学显示从众行为普遍存在,可能使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违背判断。因此,应通过标准化训练、习惯培养,合理安排工作,确保人员身心健康,从源头预防事故。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在事故发生后,我们如何去理解和改变人的违章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如何对待违章行为?
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如何理解这些人的违章行为背后有多层次的原因,尤其是80%到90%的事故源于违章,而其中大部分是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尽管他们明知规章制度和可能遭受惩罚,但仍存在侥幸心理,基于以往经验定式而忽视了事物的变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控制那些冒头的违章行为。当发现违章时,必须严厉制止并指出其错误性,强调遵章守纪才能确保安全。同时,要警惕“枪打出头鸟”,即要控制住带头违章的人,防止他们的错误行为蔓延,造成事故隐患。
麻痹心理主要发生在哪些人群身上?侥幸心理又如何影响所有人?
麻痹心理主要发生在老职工群体中,他们觉得自己经验丰富,规章制度约束不了他们。然而,侥幸心理则可能出现在所有人群里,大家都可能因为麻痹侥幸心理,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从而导致违章行为的发生。
违章行为为何会形成恶性循环,并且群体行为如何影响个体遵章守纪的态度?
违章者一旦尝到甜头(如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会更容易受到诱惑,进而可能导致更多人效仿,形成违章氛围。在群体无意识的影响下,个体的遵章守纪意识会被淹没,导致整个群体出现违章现象。例如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西做的从众实验就揭示了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可能会屈从于错误群体选择的现象。
在实验中,蓝衣小哥最初是否知道自己选择的答案是正确的?实验结果揭示了什么普遍现象?
是的,蓝衣小哥自始至终都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但他之所以给出错误答案,是因为受到演员们集体投来的疑惑眼神的压力,为了迎合大家而屈服于群体压力。实验揭示了人的趋同随大流行为,即当面临群体压力时,个体可能放弃自己的判断,选择与大多数人一致。
管理者在面对违章行为时为何感到管理困难?
管理者感到管理困难是因为现行的惩罚方式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虽然本意是通过惩罚来警示职工违章行为的严重性,但职工并不能理解管理者苦心,且如果一味依赖惩罚会导致管理失效。
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如何影响工作安全的?
生理疲劳源自于身体劳累,如长时间作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心理疲劳则与心理压力有关,如交接班前后人心神不稳,易发生事故。当身心俱疲时,即使身体疲劳得到恢复,心理上的疲劳感仍会影响工作状态,导致事故发生。例如,极度疲劳可能导致司机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
如何看待个体在极度疲劳下请求休息却被拒绝的现象?
在实际工作中,当个体感到身心疲惫时,往往难以得到理解和休息的机会,这需要改变管理理念,重视员工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以降低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