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1:12:02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4-28
报告深入探讨了城市内涝及其治理的重要性,指出中国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易发生内涝灾害,强调防汛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性。通过分析郑州和北京的特大暴雨案例,凸显了内涝问题的严重性。报告指出极端暴雨事件增多的原因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的生态破坏及防洪排水系统不足,并以美国纽约为例,强调了全球性挑战。最后,报告提出包括提高警惕、隐患整治、改造排水系统、完善应急预案等解决方案,呼吁共同努力提高城市韧性,减轻内涝灾害影响,保障人民安全,实现宜居和韧性城市的建设目标。
视频脑图
视频要点
城市内涝是怎样的一个民生问题,以及它在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城市内涝在中国为何难以治理?
城市内涝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民生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由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集中在七月下旬至8月上旬,易引发内涝灾害。据统计,每年有几十到一百多座城市出现城市内涝问题,如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导致380人不幸遇难,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也有79人遇难。城市内涝治理难度大的原因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暴雨增多、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破坏严重、防洪与城市内部排涝统筹不够、城市排水管网投入不足且设施老旧、排水防涝体系不够健全等多方面因素。
城市内涝问题在中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化下极端暴雨增多;二是城市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破坏,蓄水排水能力下降;三是防洪设施与城市内部排涝未做到有效统筹;四是城市排水管网投入长期不足且设施存在问题;五是排水防洪体系不够健全,超标应急能力较弱。
极端暴雨事件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极端暴雨事件的增多主要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极端天气现象出现频率提高,例如北京在2016年和2023年也经历了特大暴雨。此外,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暖加剧了水循环,使得降雨强度和频率增加。
在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上,中国存在哪些具体问题?
中国雨水管网建设存在短板问题,表现为管径较小,排水能力较慢,很多管网仍按照旧标准设计,难以满足新的排水要求。同时,部分地区的管网重现期不足一年,远低于国家目前要求的3到5年一遇的标准,这在很多省会城市尤为突出。另外,防汛应急设施不足且能力薄弱,面对强降雨时,往往出现积水无法快速排出的情况,给救援带来极大困难。
在城市排水方面,中国与日本在设施维护投入上存在什么差异?
中国在城市排水设施运行维护上的投入相较于日本存在较大差距。日本东京每年人均投入五千多块钱,而中国某些地方则只有人均几十块钱。
特大暴雨如720郑州暴雨事件中,主要出现了哪些问题?
720特大暴雨导致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包括降雨量突破历史记录,造成主城区大量人员伤亡,尤其是溺水身亡;多处地下空间和商业设施进水受淹,如京广快速路隧道、地铁五号线、医院等;通讯中断,严重影响了应急救援的指令传达;超过一半的小区停电停水,尤其高层建筑因二次供水和配电设施被淹导致长时间无水无电;部分高层建筑在极端情况下,停水停电且电梯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可能发生的火灾应对。
地铁五号线为何会遭受严重破坏?
地铁五号线受极端暴雨影响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挡墙倒塌,极端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冲垮了挡水围墙,导致大量雨水涌入地铁停车场并进一步蔓延至地铁内部;二是地铁集团在设计变更中存在问题,将停车场向东迁移并降低了地基,同时建设单位在挡水墙质量把关上不到位,使用临时围墙代替永久围墙,最终在水压下倒塌,加上附近排水明沟堵塞,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加剧了积水深度。
京广快速路隧道为何会出现积水情况?
京广快速路隧道积水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当和设计缺陷。隧道有两个进水口,出口被封堵以防止倒灌,但未考虑到周边河水倒灌的影响,导致隧道内积水不断上升直至灌满整个隧道,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受阻和安全事故。
在郑州暴雨期间,物业人员在地下室检查配电设施安全时发生了什么情况?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和郑大一附院在暴雨中遭遇了哪些问题?
在郑州暴雨时,有三名物业人员在地下室检查配电设施安全时没有及时撤离。当时一些物业同志在防汛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时机掌握不当或判断失误,他们的自身安全也无法保障。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和郑大一附院都面临严重问题,大量贵重设备被淹受损,其中郑大一附院近10亿元的设备、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近5个多亿的设备均受损严重。医院内人员撤离主要依靠救援力量,过程艰难。
地下商铺、车库和车辆在暴雨中的状况如何,以及物业对此有何责任?
大量地下商铺和私家车被淹,许多未购买涉水险的业主因维权行为较多,质疑物业未能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通知挪车。例如,在郑州暴雨中,部分高档车未及时挪出,导致严重损失。物业在何时通知车主挪车至关重要。
暴雨时车库被淹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车库被淹后,车辆被迫停放在路边,一方面造成部分车辆受损,另一方面增加了城市交通压力,给市民出行带来很大困扰。
是否有其他类似因暴雨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案例?
2007年济南718特大暴雨中,银座购物广场地下部分有37人被困,最终不幸遇难。此外,徐州2022年7月份也有一对老年夫妻被困车库,幸好被救援人员救出。同时,雨天还应注意触电风险,如报道显示强降雨期间已有四人因积水触电身亡。
国家对城市内涝治理有何要求及措施?
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内涝治理问题,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在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老城区要做到雨停后及时排水排干积水,通过管网泵站、应急抢险救援设备(如龙吸水泵车)等方式提升排水能力。同时要求城市生命线工程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在超出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条件下仍能保持基本功能不丧失。
面对城市内涝问题,应如何做好防汛应急工作?
首先,要提高思想警惕和责任心,吸取教训,克服麻痹思想和经验主义。其次,认真做好隐患点的排查整治,包括检查泵站、二次供水设施、低洼易受淹区域以及施工工地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再者,加装雨污水管网防坠网,以防止井盖被水压顶开造成人员伤亡。最后,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实用有效,涵盖政府、各部门及基层单位。
在应急响应中,为什么说平时没人看应急预案,关键时候却看不懂?
因为应急预案往往在非关键时期无人关注,而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人们才需要依靠预案行动。领导干部应清楚自己在关键时刻应承担的责任和任务,若擅离职守或指挥不当,将可能造成事故并承担责任。
为什么防汛培训对于基层社区和物业人员至关重要?防汛物资准备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基层社区和物业人员在防汛救援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许多人未曾经历过此类情况,缺乏必要的培训,如如何正确堆砌沙袋、指挥疏散等。未经培训,他们在面对实际灾害时难以有效应对,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例如郑州防汛抢险中一些物业人员的牺牲。防汛物资准备不足可能导致救援行动受限,如郑州720事件中,发电机、水泵等设备严重短缺,严重影响了抽排积水效率。充足的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如大型抽水泵(如龙吸水泵车)、冲锋舟等,能够在关键时刻迅速抽干积水,保障人员安全和救援效率。
如何通过关口前移和预防为主来提升城市防汛能力?
关口前移和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我们在低洼易涝区域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如加装防汛挡板,它可以快速搭建,有效防止雨水涌入地下空间,降低潜在风险。此外,结合国外成功案例,使用防水门、挡水板等设施,可大大提高城市防汛水平,实现韧性城市建设,即使遭遇洪水也能保持重要设施和居民区的安全。
在加强技能和科学防御方面,具体应如何操作?
要加强包括应急救援人员、消防人员以及基层管理人员和物业人员在内的全员防汛技能培训,确保大家掌握正确的防汛操作技能,如合理堆砌沙袋、正确使用装备等。同时,强调科学防御,避免盲目行动,尤其是在应对极端天气时,要了解和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保障自身安全和有效执行任务。
这种L型挡水板的原理是什么?
L型挡水板平时是通过中间咬合在一起的结构设计来保持稳定,当有水压住挡水板下部时,由于水的压力增大,挡水板不会轻易浮起。随着水位升高,水压增加,挡水板被压得更紧,从而增强其稳定性,防止被水流冲倒。
在抽排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科学原理?
在抽排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比如在小区积水时应及时断电以防止触电事故。此外,在深基坑积水后抽水时,不能盲目追求快速抽水,因为过快的抽水可能导致周边地区失位,甚至造成墙体开裂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有科学的抽水方案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制定。
在防汛工作中,为什么需要加强培训及设备保养?
加强培训能确保相关人员在汛期前对设备进行有效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以便在需要时迅速启动防汛措施。例如,防汛泵车等设备的维护和正确使用至关重要。
为什么在汛期应高度关注应急通讯问题?防汛时除了关注易涝点外,还应关注哪些方面?
在汛期,常规通讯手段可能因停水停电而失效,对讲机等应急通讯工具可能比手机更有用。例如,在北京周边特大暴雨中,很多领导因手机没电而联系不上,因此,依靠手机和微信群部署防汛工作的方式存在问题。必须提前做好预案,确保关键时刻能有效沟通协调。除了关注易涝点外,还需关注小区内的老弱病残人群和独居人员,确保他们的安全和物资供应。同时,注意防范其他风险点,如水塘、下沉式广场、坡度较大的道路,必要时采取封闭措施。另外,关注小区及周边可用的防汛物资,并确保关键时节能有效利用。最后,强调关键风险点要有专人把守,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并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与社区、街道的信息联动和应急救援力量的配合。
如何改进和加强物业小区的防汛措施?
物业小区应强化配电房、二次供水室和泵房的防淹措施,如提高配电房位置、加装挡水门槛等。同时,要增强科学决策能力,提前采取行动,如遇到红色预警时及时通知业主挪车,避免造成人员被困地下空间。此外,物业需与基层党组织合作,动员广大业主共同参与防汛,共享防汛物资,确保整个社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