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机械行业
时长:25:31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1-02
本月举行了一场机器安全培训会议,旨在增强员工对机械安全的认识,降低工作场所伤害风险。培训内容涵盖机械安全重要性、行业风险、新设备评估与防护检查、设备验收流程、危险源识别、环境因素分析、以及培训教材更新与员工操作能力测试等五个主要部分。强调了不同技术水平的操作人员应掌握的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要点、机械危险部位认知,以及预防不安全行为和状态的措施。通过本次培训,期望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水平,确保生产安全。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本月机器安全培训的内容主要包含哪些部分?
本月机器安全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是评估新设备的安全性和适用性;第二是对供应商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制造出符合我们需求且安全的设备,并获取设备最佳操作建议;第三是验证新设备的防护装置是否到位;第四是对已验收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的安全性和工艺条件进行复核;第五是识别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并更新培训教材以适应岗位人员操作的新要求。
除了培训,还有哪些与设备安全相关的活动?
除了培训,还包括编制作业指导书、对员工进行测试以确认其具备安全操作能力、建立设备点检制度以日常验证设备状态,以及进行设备的更新维护和管理措施的完善。
当面临设备安全隐患时,有哪些消除风险的方式?
消除设备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五种:一是停止使用该设备;二是将危险工序外包给外部供应商;三是寻找替代设备或化学品以降低风险;四是针对不能移除或更换的关键设备,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工程改善,如加装安全防护装置;五是通过管理措施,如程序文件、规定、警示标识等规范员工操作行为,以及必要时佩戴劳保用品作为最后的被动防御手段。
对于操作人员,有哪些培训要求和分级标准?
操作人员需达到四个水准:第一水准是能发现不合理现象并提出改善意见;第二水准是对设备机械性能有深入理解,能快速识别异常并进行数据分析;第三水准是能够在发现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方案,并能在趋势恶化时预见潜在问题;第四水准是对设备有全面了解,具备快速点检和分析参数变化的能力。
在设备操作中,第三个需要关注的关键点是什么?
第三个关键点是了解设备与品质之间的关系,确保产品质量必须基于设备精度的保障,并具备预知品质异常及发现原因的能力。
设备操作者应具备什么样的修理能力?
操作者应具备准确、快速且简易修理设备的能力,即能够快速识别并解决设备的小问题,比如通过代码判断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
设备操作安全方面有哪些常见事故原因?
常见事故原因包括私自拆除安全部件、设备突然启动、多人操作单台设备(如冲压设备要求双手按钮应由一人操作)、违反操作规程等。
金属切削加工时有哪些主要的安全隐患?为防止金属切削加工中的伤害,应采取哪些个人防护措施?
主要隐患有人员进入设备内部运转时被刀具伤害或卷入、铁屑飞出伤人、切削液对人体眼睛造成伤害以及噪声对人体听力的影响。需佩戴安全眼镜防止铁屑和切削液伤害眼睛,穿安全鞋以防止脚底被铁屑刺伤或滑倒,并戴耳塞减少噪音伤害。
操作旋转设备时有哪些安全要求?
操作旋转设备时,衣物要扎紧,不得松散,戴防护帽防止头发卷入,且不得戴手套操作,以防被卷入旋转部件中。
预防机械伤害的主要层级措施有哪些?
第一层级为安装防护装置;第五层级为穿戴劳保用品;第四层级为认知机械或作业装置的危险部位,如旋转部位、空间缩窄部位、传送带等。
针对机械装置的危险部位,列举一些具体例子。
具体例子包括旋转的轴、连接器、飞轮,空间缩窄部位如齿轮啮合处、传送带接头,不规整的转动部件,设有空口的壳罩内的旋转部件如钻头、螺纹杆等,以及往复压具、横膜及突出的传送带紧固件等。
在机械工厂中,有哪些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不能”这种不安全行为具体是指什么情况?
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连接杆或连接环节之间的夹口、断续旋转部件造成的陷阱、旋转切削工具和往复切削工具带来的风险,以及不安全行为,如不知(未接受培训或不了解安全要求)、不愿(明知故犯,违反操作规程)、不能(因心理或生理原因无法执行安全操作)、不信(过于自信,忽视安全警示)和侥幸(冒险心理,认为不会发生事故)。“不能”是指由于个体自身的心理或生理条件限制,导致无法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例如,恐高症患者无法进行高空作业,这是生理条件导致的不能执行相关安全要求。
不安全状态主要指哪些方面?
不安全状态主要涉及设备、个体防护和工作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设备方面,包括防护设施不完善及工作部件存在的缺陷;个体防护方面,存在防护用品缺失、错误佩戴或使用不合适防护用品的情况;工作环境方面,则涉及现场光线照明不足、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杂乱、地面湿滑、环境温度湿度不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