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视频网

安全生产视频教育
高清完整安全视频请下载观看

顶天立地——脚手架,当如是

1
在线下载列表
下载帮助  会员免费下载

关键词:脚手架

时长:48:10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4-12-29

在建筑施工中,脚手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建筑承载的骨架,更是施工人员安全的保障。本次分享通过三个章节深入解析了脚手架的重要性、构造与材质要求,强调了其在确保建筑安全和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方面的作用。从远古时期的简易结构到现代的高科技应用,脚手架的发展见证了建筑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对安全的深刻反思。分享者呼吁业界重视脚手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预防潜在的建筑事故,表达了对脚手架的尊重和对建筑工作者安全的深切关怀。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脚手架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为何常常被忽视?  

脚手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往往在建筑主体完工后不再受到关注。它就像是建筑背后的默默付出者,承载着施工人员和材料,确保施工进程顺利进行。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欣赏到精美装饰和高质量建筑,却很少去深入了解和感谢那些曾经支撑起高楼大厦的脚手架。  

 

脚手架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脚手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万年前的法国拉格斯洞穴,古人就已经开始使用脚手架。从木质到石材,再到后来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维修壁画时采用的过街楼式脚手架,直至20世纪初,搭建脚手架的形式依然原始且不规范。直到1910年,丹尼尔·帕尔姆琼斯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脚手架连接方式,用标准可替代的构件取代了绳索,从而诞生了现代脚手架的基本形态。  

 

脚手架如何从早期的功能性需求演变到现今多样化的形式?  

脚手架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实用性的追求发生了变化。早期主要注重其功能性和实用性,如满足壁画创作的同时保证行人通行。到了20世纪,人们开始关注简洁高效和可替代周转性。因此,脚手架经历了从木质、绳索结构到钢管扣件式等多种形式的演变,以适应不同需求并实现便捷高效的施工目的。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有哪些基本特质?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具有四肢(立杆、横杆、剪刀撑、连墙件)和关节(对接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等),如同人体紧贴建筑表面提供作业平台。其四个基本构建——钢管、扣件、脚手板和可调托撑、可调底托,均需满足一定的材质、规格、质量和承重标准,并要求购配件具有产品质量合格文件,配套使用以确保安全稳定。  

 

为什么脚手架不采用更高强度的钢材?  

虽然高强钢材可以提高稳定性,但经计算,脚手架在失稳临界应力方面,Q235A级钢已达到每个平方205牛,远超过其实际需求(每个平方100牛左右),采用更高强度的钢材在经济上并不合理,存在浪费现象。因此,在满足安全适用的前提下,选择Q235A级钢最为经济合理。  

 

为什么对钢管的质量标准要求其小于25.800克?  

钢管的质量限制是为了确保长度不超过6.5米,这样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同时,也便于施工和运输安全。如果钢管长度增加,不仅重量会相应增加,而且工人在高温环境下高空作业时难以承受过重的钢管,影响施工安全及效率。  

 

为什么扣件的材质及扭力矩有特定要求?  

扣件材质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并需严格按钢管外径整形,以确保不同材质间的兼容性和承重能力。对于扭力矩的要求,在40至65牛每米之间,是因为经过实验发现在这个范围内,扣件能提供最佳的摩擦力和稳定性,同时避免因扭力过大导致扣件本体、螺栓或垫圈发生破坏或塑性变形,从而影响整个脚手架的安全性。  

 

脚手板的质量规格有何具体要求?  

脚手板有钢结构、木制和竹制等多种材质,每种材质均有不同的质量要求。例如,冲压钢脚手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材质符合Q235A级规定,涂有防锈漆,承重、大小、材质规格均有严格规定。木脚手板则要求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宽度不小于20公分,厚度不小于5公分,并设置4毫米多芯钢丝防止探头板,腐朽的脚手板禁止使用。此外,脚手板的质量规格也影响现场搬运和使用过程中的施工安全。  

 

脚手架在技术角度上承载了哪些荷载?脚手架从人的感性角度承载了什么?  

从技术角度看,脚手架承载的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永久荷载主要包括架体结构自重、杆件、扣件、横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组件的自重,以及施工中可能增加的建筑砂浆等重量。可变荷载则涵盖了施工人员、作业机具设备等在使用过程中的重量,并且在大风等外部环境条件下还会受到风荷载的影响。从人的感性角度看,脚手架承载了施工人员的生命,承载了他们的话语重量、梦想重量以及生命的重量。它是建造高楼大厦等宏伟建筑的基础,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智慧与技术,将想象变为现实。  

 

为什么在分析设备设施时需要结合感性分析?  

虽然在谈论技术时更多地采用理性分析,但感性分析同样不可或缺,因为脚手架上承载的是每个人的生命,理性和感性不可分割。感性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设备设施背后的意义,激发创造力、同情心,以及观察趋势,赋予事物以情感和价值。  

 

纵向水平杆的具体安装要求是什么?纵向水平杆连接方式为何要求不同步不同跨错开50公分以上?  

纵向水平杆安装在立杆内侧,其安装距离(步距)通常为1.5米或1.8米,长度连接要求不小于三块,连接方式有对接和搭接两种。对于搭接部分,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米,需采用三个旋转扣件固定,且不同步不同跨的水平方向错开距离应大于50公分。纵向水平杆连接点的不同步错开设计是为了防止在受压作用下发生水平倾覆。考虑到脚手架高宽比悬殊的特点,为了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避免最大弯矩点出现在跨中位置,纵向水平杆需距主节点不少于30公分,并确保纵距的1/3内有连接。  

 

纵向水平杆长度要求不小于三跨的原因是什么?  

纵向水平杆长度不小于三跨的规定源于脚手架设计计算时采用三跨连续梁的计算形式,以确保整个脚手架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纵向水平杆与立杆的交接点必须要有连接,以满足结构强度需求。  

 

为什么横向水平杆设置的最大间距不能大于纵距的2分之1?  

横向水平杆设置的最大间距不能大于纵距的2分之1,主要是为了保证脚手板作为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承载脚手板上的荷载时,若横向水平杆间距过大,则会增大其弯矩,降低其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并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横向水平杆伸出长度为何要求大于10公分?  

横向水平杆的伸出长度要求大于10公分是为了考虑小横杆在受压后会产生挠度(即弯曲变形),预留这部分长度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小横杆因受压严重变形的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同步同跨、面对面或背对背设置横向水平杆有何原因和目的?  

要求横向水平杆在连接时同步同跨、面对面或背对背设置,这是因为在脚手架受力体系中,立杆是偏心受力构件,扣件之间的距离导致力矩偏心。为了校正这种偏心力矩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采用面对面或背对背设置可以相互抵消偏心力矩的影响。  

 

立杆安装位置如何确定及为何要验算底层立杆稳定性?  

立杆的安装位置应依据施工方案要求划线定位,在横向上和纵距上按照特定尺寸布置,同时需要验算底层立杆的最大布局、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稳定性。这是因为底层立杆承载施工荷载最大,必须确保其稳定性满足使用要求。  

 

立杆接长方式有哪些要求,以及为什么顶层顶部立杆可以采用搭接?  

立杆应采用对接接长,不得采用搭接,但顶层顶部的立杆可以搭接,搭接长度为1米并用两个旋转扣件固定。这是因为立杆是传递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对接接长能保证立杆整体受力,而顶层顶部立杆主要用于防护而非承载,因此采用搭接连接且只需两个旋转扣件固定。  

 

纵向扫地杆安装位置为何要求小于等于20公分,并说明其重要性?  

纵向扫地杆安装位置要求距离立杆底端小于等于20公分,这是因为在力学验算中,立杆底端被视为固定端,若无扫地杆,则下方立杆仅依靠与地面的摩擦力维持稳定,而没有扫地杆的脚手架承载能力约等于有扫地杆情况下的0.27倍,即降低了70%以上的承载能力。因此,扫地杆对于维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必须设置扫地杆来控制整个脚手架的水平位移。  

 

为什么横向扫地杆要紧靠在纵向扫地杆下方?  

横向扫地杆紧靠在纵向扫地杆下方是为了确保在连接固定时,如果扣件松动或下滑,能够及时观察到并进行维护。因为当横向扫地杆放置在纵向扫地杆上方时,即使扣件不紧,也可能因搁置而无法察觉其松动情况,而放置在下方则能更有效地防止因连接不稳导致的脚手架失稳。  

 

连墙件设置时为什么要限定距离主节点30公分内?  

连墙件设置在主节点附近(小于30公分)是为了阻止脚手架发生横向弯曲失稳或倾覆。如果连墙件远离主节点设置,如在立杆中间处,会增大立杆的不利弯矩点,对整个立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在主节点处设置连墙件以保证结构稳定性。  

 

连墙件的设计要求有哪些?  

连墙件需要采用能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并确保其方向正确,即向脚手架一端下线,以防止向建筑传递负向竖向荷载,同时确保脚手架能从建筑处获得向上提升的力量。连墙件的设置应连续,且距离主节点小于15公分。  

 

剪刀撑的设置依据是什么?  

剪刀撑的设置依据是架体类型和高度。当架体高度小于24米时,在两端中间和拐角不超过15米处设置,并需从底到顶连续设置;若架体高度超过24米,则需在整个圈外设计剪刀撑。剪刀撑安装位置距离主节点小于15公分,采用对接或搭接接长,搭接长度大于1米,预留10公分,并确保斜杆与地面倾角在45度到60度之间,以提高纵向稳定性并将其转化为三角形静定结构。  

 

横向斜撑的设置要求是什么?  

横向斜撑应在转角处或每隔六块设置,以保证脚手架横向稳定性,避免横向失稳破坏。横向斜撑应采用对接或搭接接长,搭接长度大于1米,两端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立杆或横向水平杆上。对于开口型脚手架,两端需单独加强定位设置横向斜撑。此外,斜道、安全平网、防护栏杆等也是脚手架安全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让脚手架发挥最大的价值?  

脚手架发挥最大价值的关键在于使用者的行为和管理,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有的人能完成重要任务(如建筑大厦),有的人却无法持久。为了使脚手架尽其所能,需要对其有深入的了解和谨慎使用。  

 

脚手架历史上最大的事故是什么?  

脚手架历史上的重大事故之一发生在1978年西弗吉尼亚柳树岛的一个发电站冷却塔建设工地,由于混凝土强度不足和违规施工,导致51名工人在30秒内全部遇难。  

 

此类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这类事故通常是因为赶工期导致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要求时就进行上层施工,例如江西丰城发电厂2016年的事故也是因为混凝土强度不够及违规拆除模板所致。  

 

脚手架失稳有哪些主要形式?  

脚手架失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体失稳,表现为整个脚手架沿垂直于主体结构的方向发生整体垮塌,起始于未设置连墙件或横向刚度较大的地方;另一种是局部失稳,表现为立杆步距间的弯曲变形和垮塌,一般发生在远离主节点设置连墙件的位置。  

 

为什么连墙件和扫地杆在脚手架垮塌事故中至关重要?  

连墙件和扫地杆在脚手架稳定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们就像是脚手架“手”和“脚”,如果“脚下一滑”(扫地杆未起到作用)或“手上没有抓住东西”(连墙件未拉结到建筑结构上),都会导致脚手架失去平衡而垮塌。  

 

对于脚手架的规定和要求来源于何处?  

脚手架的规定和要求并非出自脚手架自身,而是基于多年发展和研究经验不断赋予的。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要求和规定,才能确保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有效地完成其使命,并赋予其生命的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