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工伤保险
时长:4:47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5-06-19
工伤保险制度的起源可追溯至1921年国际劳工大会对工伤的首次定义,强调工伤补偿应涵盖职业病和上下班交通事故。随着工业化进程,工伤事故频发,促使各国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以保障劳动者权益。德国于1884年颁布了首部工伤保险法,中国则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并于2003年正式颁布《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的核心在于为遭受工伤的劳动者提供医疗、康复及基本生活保障,旨在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和对社会公平的维护。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在工作中,你是否遭遇过工伤的情形?
工伤是指工作伤害或职业伤害,是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伤害,包括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程序进行认定。
如果发生工伤,我们应该怎么做?有哪些权益可以得到保障?
当发生工伤时,应尽快寻求医疗救治,并通过合法途径申请工伤认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作的漫画工伤保险条例宣传片共80集,详细解答了相关问题,帮助了解工伤保险的申请流程和权益保障。
什么是工伤保险以及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工伤保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工伤保险起源于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职业伤害事故逐年增多。为合理补偿劳动者因工伤亡的损失,有效化解劳资双方矛盾,工伤保险制度应运而生。世界上第一部工伤保险法于1884年在德国诞生,随后许多国家相继立法建立了本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逐步建立了劳动保险条例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并在后续发展中不断修订完善,最终于2003年颁布实施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社会保险法进一步明确了工伤保险的法律地位。工伤保险的核心内容是,当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者罹患职业病,导致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供养亲属、遗属可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质补偿,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以及基本生活保障所需。这种补偿旨在保障工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帮助他们减轻经济压力和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