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节前安全教育
时长:20:39 视频格式:mp4 更新日期:2024-12-29
元旦节前夕,特别强调了冬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聚焦于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施工安全及交通安全四大领域。冬季特点如寒冷天气易引发的人身伤害、设备损坏,以及大气状态增加的火灾风险,均构成主要讨论点。通过分析火灾起因、施工触电事故、交通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加强安全意识、遵守操作规程及正确处理紧急情况的必要性。案例分析突显了火灾事故的严重性,重申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呼吁大众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共同维护安全环境,以实现冬季安全生产的目标。
视频脑图
内容要点
冬季安全生产有哪些特点和主要危害?
冬季安全生产的特点和主要危害包括:1)天气寒冷导致人的听觉、视力、行动受影响,易发生冻伤、跌滑等人身伤害事故;2)设备和金属结构件因低温产生变形、破裂,引发泄漏、爆炸、火灾、中毒和设备生产事故;3)大气处于冷高压状态,有毒有害气体易于积聚,造成人员中毒及火灾、爆炸事故;4)气候干燥易发火灾;5)年末年初节日多,易诱发不稳定不安全因素。
消防安全方面有哪些常见的火灾起因及预防措施?
常见的火灾起因有生活用火不慎、电线电器过载、接触不良等。预防措施包括不随意玩火、不乱扔烟头、不在床上抽烟,明火照明时确保有人看守,电热毯、充电器等使用后及时断电;电线老化、短路、过载时应严格遵守电路使用规则,离开宿舍或睡觉前检查电器是否断电。
如何预防燃煤、气管、煤气阀导致的火灾以及电线电器导致的火灾?
预防燃煤、气管、煤气阀引发火灾需注意胶管老化、固定不牢等问题,建议定期更换,并在发现燃气泄漏时迅速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避免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照明,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电线电器导致的火灾要避免乱拉乱接电线,不用铜、铁丝代替保险丝,使用电炉、电暖气时要特别小心,离开时务必断电。
遇到不同类型的火灾应如何采取正确的灭火措施?
液体起火时,不可用水直接灭火,可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土覆盖;煤气罐着火可用湿毛巾捂盖并关闭阀门;电器或线路着火需先断电,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严禁泼水;救火时切勿贸然开门窗。逃生时保持冷静,做好防烟措施,如用湿毛巾捂鼻,辨别方向找出口,身上着火时就地打滚或披上湿物逃生,借助工具如床单、窗帘结绳从窗口滑下,遇浓烟低姿爬行,务必用湿物掩住口鼻,沉着冷静地按逃生常识行动。
能否分享一起典型的火灾事故案例及其教训?
12月7日,山东省荣成市蓝润集团在建的齐东海通冷链仓库因保温材料起火造成九人死亡。这起事故暴露出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未进行有效防火分隔等问题。另外,2024年1月24日,江西省新余市佳乐苑沿街店铺发生的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起火原因系地下冷库施工作业产生静电引燃易燃气体,且建筑疏散楼梯间设计不规范,导致人员无法及时逃生。这两起事故提醒我们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提高防火意识和应急能力。
2024年2月23日发生的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6栋火灾具体情况如何?
2024年2月23日4时39分,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6栋六号楼2单元发生火灾,共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伤。起火点位于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处,并迅速蔓延至一楼至34层,起火原因为凌晨时分许多人处于深睡眠状态未能及时逃生,同时建筑内部天井与架空层连通导致烟囱效应加剧火势,以及防火墙和防火门未能有效阻止烟气蔓延。
2024年11月16日张家界市桑植县一民房火灾事故详情是什么?
2024年11月16日五时许,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一砖混结构五层民房发生火灾,导致七人死亡。起火地点为二楼手机维修配件仓库,遇难者系住在三楼的一家七口。起火原因尚在调查中。
冬季施工及用电安全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冬季施工时,要注意触电事故高发期,尤其是春节前后,由于疏于管理、工人心理毛躁和临时用电检查不到位,易发触电事故。此外,施工用电要遵守三项基本原则:采用三级配电系统、TN-S接零保护系统和二级漏电保护系统。节日期间,非专业电工不得私自修理电器设备,所有电气设备及线路必须保持完好,进行节前、节后全面检查,并确保用电安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要点有哪些?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要点包括:确保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使用220到380伏三相五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实行三级配电系统、TN-S接零保护系统和二级漏电保护系统;经常检查和维护配电箱、开关等设备,不得使用铜丝等替代保险丝;移动电气设备时切断电源,手持电动工具需安装漏电保护器;宿舍内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员工外出时关闭电热毯等电器,确保电线固定且不私拉乱接。
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涵盖多个方面,如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非专业人员不得操作机械和电器,高空作业要确保安全带和临边防护到位,起重吊装需由指定指挥人员并确保物件固定牢固,以及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车辆行驶规定等。
冬季交通出行应如何保证安全?
冬季行车要关注天气变化,尤其注意雨雪冰雾天气对行车的影响,要低速慢行、控制车距、避免疲劳驾驶,并采取适当照明措施。夜间行车要正确使用灯光,保持安全跟车距离,文明驾车,遇复杂路况如桥梁结冰时需缓行,确保行车安全。